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之父趙錫成的“父親經(jīng)”
新華社紐約6月18日電 專訪:中西合璧的“父親經(jīng)”——訪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之父趙錫成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郭一娜
“做父親,要從享受的角度去看待?!?9歲的老先生趙錫成說。
他是成功的美籍華商。20世紀60年代移民美國后,他白手起家創(chuàng)辦船舶公司,曾向哈佛大學捐贈4000萬美元。
捐贈很“壕”,但自己生活相當樸素。他位于紐約北部的住宅,雖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卻遠談不上豪奢,不過是一棟素瓦白墻兩層小樓,門牌鐫著“趙寓”,屋后有竹楓、草坪和游泳池,門前種著一排雪松,環(huán)形柏油車道還是幾十年前帶著6個女兒一起鋪的,當時最小的女兒只有3歲,也被分配了工作——送水。
美國是商業(yè)社會,成功商人千千萬萬。但趙錫成不僅是成功商人,也被公認是成功的父親。他有6個女兒,4個念過哈佛商學院。大女兒是現(xiàn)任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
“我天天都過父親節(jié),我的女孩子們都和我很親密?!崩舷壬f。
他說,讓孩子長進,一定要得法,父母需要和孩子“契合”。如果“不契合”,父母就算非常努力,也沒有什么效果。
老先生自認是中西合璧的父親,向新華社記者講述了這樣幾條中西合璧的“父親經(jīng)”:
——父女親近,父親要想辦法。不僅要想辦法多和孩子待在一起,還要想辦法讓孩子們覺得和父親在一起有趣味、不無聊。他會陪女兒下棋,和她們一起打球、騎馬、游泳、旅行。晚飯的時候,全家人一起聊天。這有兩個好處,一個是緩解工作緊張,一個是共同分享快樂。趙錫成說,女兒十六七歲時,他還和她們一起玩捉迷藏。“我和她們在一起,感到很快樂?!?/p>
——尊重孩子的母親。趙錫成說,對6個女兒的成長,母親的影響和貢獻很大。他們家里的事情,大部分都由妻子做主,6個女兒的名字,都是夫妻共同商量取的。“我和我太太平起平坐,相親相愛。她過世了10年,我還是一樣愛她?!?/p>
——父母對孩子可以有高一點的期望,但一步一步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他說,他和妻子不要求女兒們一定要做得多么多么好,而只是跟她們講有希望可以這么好,“這里面是不同的”。他和妻子從來不注意看女兒們的成績單,考到95分,不會要求她們一定要考98分?!俺煽冎灰喈敵潭鹊暮茫覀兙头浅M足了。”老先生解釋說,追求成績上的“邊際效益”,可以節(jié)省孩子們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多方面發(fā)展。
——為人父母,要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變化。趙錫成說,女兒們的喜怒哀樂,從她們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來。在美國,是不能打小孩的。有時,女兒們難免要犯一點小錯誤,就要和她們講道理,但他從來不拍桌子,“不需要,(我)總是和她講道理”。
——重視孩子的高中和大學,尤其是升學階段。他說,他和妻子在孩子念小學和初中時相對而言會“放羊”,但對孩子升入高中和大學非常重視,會花費更多心思、時間和精力。不過,不一定追求頂級學校,雖然能進最好的學校是理想,但重要的是孩子能去適合她的學校。
——教導孩子不要勢利,不要認為自己低人或高人一等。經(jīng)濟狀況較差時,他會教導女兒不要攀比。就算家庭富裕的同學坐奔馳車上學,自己卻穿著舊衣服,但“他們會的你會做,他們不會的你也會做,這就是你的本事、你的優(yōu)點”。經(jīng)濟狀況好轉(zhuǎn)了,他也會教導女兒和別人分享機會,抽出時間服務(wù)社會。他的6個女兒都有些醫(yī)藥常識,因為都曾在醫(yī)療機構(gòu)做義工。
——教導孩子不要害怕競爭。趙錫成說,美國學校競爭很激烈,但他教育女兒不要害怕,先把自己做好,做到有備而來。機會總是有的,要緊的是當機會來臨時,能夠說“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
——放飛孩子。趙錫成說,東西方文化不同,為父之道有很多差別,比如中國人往往對小孩子愛之深責之切,但假如小孩子不想出去,很少會趕他們。而美國父母等孩子長到一定年齡,會鼓勵他們自己出去。“我是中西合璧,讓她們自己決定?!?/p>
女兒怎樣生活,您會覺得她是幸福的?
“男女是一樣的,”趙錫成說,“男的希望有好的太太,培養(yǎng)好的孩子;女的也一樣,希望有好的先生,共同努力,一起奮斗,創(chuàng)造未來,接受未來,享受未來?!?/p>
作為父親,給女兒最重要的人生禮物是什么?
趙錫成回答:他給予女兒們最重要的禮物,是“增加她們的信心”。他期望,女兒們不要忘記中國古老美德,懂得規(guī)矩,跟上時代。不要太拼命,但要和自己競爭,做一個真正的自己。目的不在掙錢,掙錢是一個工具,“更要緊的是,你感到非??鞓贰?。
在傳記《逆風無畏》里,趙錫成這樣寫道,他“不相信玻璃天花板這回事”。他要女兒們“沖出心里那層看不見的屋脊:要振翅高飛,實現(xiàn)你們的夢想,要貢獻社會,使世界更好?!?div class="hdvpvjplphdn" id="function_code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