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臺媒:切割“中國人”身份認同 只會讓臺灣內部分裂

2017年07月04日 15:59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4日社論指出,民進黨上臺執(zhí)政后,臺灣《自由時報》不僅以“臺獨”基本教義派喉舌自居,更化身為“臺獨”教父。為了切割兩岸的認同,《自由時報》從來不放棄任何機會來宣揚“臺灣人不是中國人”,最近以社論《慶幸不是中國人》,再次表明其報社的立場。

  《中國時報》社論摘編如下:

  “中國人”的意涵有兩個概念,一是歷史文化;一是政治法律。就歷史文化而言,“中國人”指的是具有同樣“歷史、血統(tǒng)、語言、文化或風俗習慣”的一群人。今日在臺灣的人民,有95%人的祖先來自于中國大陸,我們都有中國人的血液;所使用的語言、依循的文化、習慣的風俗,都與我們的祖先沒有多大的差別。因此,在臺灣生活的人當然是臺灣人,但同時也是中國人,這兩者完全沒有沖突。

  去年520蔡英文當局執(zhí)政以后,的確嘗試著在“歷史文化”與“政治法律”上,切割臺灣人民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就歷史文化而言,除了在就任的第一天就廢除馬英九時期已經(jīng)形同虛設的“課綱微調”,全面鞏固“臺灣史”與“中國史”的分割,近來更借著訂定“12年公共教育課綱”的機會,企圖將“中國史”完全拿掉,而換成“東亞史”。

  就政治法律而言,蔡英文當局目前仍然堅持“臺獨黨綱”,而視臺灣已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在這場“去中國化”的戰(zhàn)斗中,《自由時報》不再是個傳聲媒體,而是個發(fā)號施令者;不僅要號令加快“臺獨”與“去中國化”的腳步,更要壓制或丑化任何有關“中國人”的身分認同。

  社論最后說,請民進黨與《自由時報》了解,堅持“去中國化”的認同,只會讓臺灣內部分裂并減弱競爭力。兩岸的主權仍然沒有分裂,臺灣人就是中國人。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