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大提琴家李垂誼講述與《紅樓夢》“遲到的邂逅”
中新社重慶8月11日電 題:華人大提琴家李垂誼講述與《紅樓夢》“遲到的邂逅”
中新社記者 劉賢
“我希望用音樂用大提琴推廣中華文化”。李垂誼講到改編《紅樓夢》曲子的波折過程時這樣說。這個首位贏得國際楊尼格洛大提琴比賽冠軍的華人音樂家,10日在重慶講述了自己與《紅樓夢》的故事。這是一場“遲到的邂逅”。
李垂誼作為香港特區(qū)政府邀請的文化使者,到內(nèi)地多個城市舉辦音樂會及交流活動,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重慶是西部地區(qū)首站,11日將舉行的演奏會重頭戲是最新版本的《紅樓夢大提琴隨想曲》。
中國名著《紅樓夢》1987年改編成電視劇搬上熒幕,引起轟動并成為難以逾越的經(jīng)典。作曲家王立平為之譜寫的系列音樂作品,如《枉凝眉》《紅豆曲》《葬花吟》,至今仍令人稱道。李垂誼與香港音樂家黃學揚聯(lián)手,將王立平原作的6首曲子改編成《紅樓夢大提琴隨想曲》。
“剛拿到譜子時也很害怕,這么好聽的音樂不想隨便亂拉,給媽媽罵。”李垂誼笑言,此前拉中樂,被媽媽說“像一個白面孔的人在拉,味道風格全都不對,別拉了”。他在歐洲學習西方古典音樂,很重要的一點是不只學技巧,也要學到當?shù)匚幕⒁魳返膫鹘y(tǒng)。“我也是中國系統(tǒng)的,這有一定幫助?!彼f,雖然在國外長大,《紅樓夢》也看不懂,但很小心地聽原曲,慢慢吸收了風格,學會更多中樂演奏。
李垂誼講到,7月與交響樂團巡演時,他的二姐從美國到上海聽了一場后說,“你拉第一個音之后,我眼淚都要流出來了”。不是因為琴拉得多么好,而是她突然想起小時候看1987年版《紅樓夢》電視劇時的情景。
李垂誼沒想到,不少外國聽眾聽了一兩首曲子后也都很驚奇地表示,從沒聽過這么好聽的音樂,馬上就問有沒有唱片或錄音,還發(fā)電子郵件詢問《紅樓夢》的故事。
五六年間他已在美國、英國、德國、芬蘭、克羅地亞、韓國等國家演奏《紅樓夢》曲目。聽眾的熱情回饋,激勵他不斷改編完善,并萌生“能不能改成長一點的協(xié)奏曲”的想法。經(jīng)數(shù)年努力終于在香港回歸20周年前完成的《紅樓夢大提琴隨想曲》,有鋼琴伴奏版和交響樂版。與之合作演出的美國底特律交響樂團著名指揮斯拉特金,在指揮幾次后也對《紅樓夢》上癮了,表示一定要去看電視劇。
“希望以后人們聽到《紅樓夢》就想到大提琴,或者聽到大提琴就想到《紅樓夢》?!崩畲拐x仍在探索用大提琴演奏具有中華文化底蘊的曲子,“希望用音樂用大提琴推廣中華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