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政府斥4億令吉推外勞卡形同虛設 無法律功效
中國僑網11月28日電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道,馬來西亞政府斥資4.6535億令吉推行的“外勞身份證”(i-Kad),卻毫無法律功效,許多外勞就算領取了i-Kad之后,照樣遭執(zhí)法單位檢舉及逮捕。
政府當初推行“i-Kad制度”,原意本來是作為一項正式外勞身份證件,以便讓執(zhí)法當局辨識合法及非法外勞。
但是數(shù)年下來,不但在審批及發(fā)放的過程中錯漏百出,所發(fā)放的i-Kad也如同虛設,更無法成為合法文件,以給予i-Kad持有人保障。
《2016年第二系列總稽查司報告》揭露,雖然馬來西亞移民局已經開始發(fā)放i-Kad予國內的外勞,但事實上,該局迄今仍未頒布《2017年移民局(修正)條例》,換言之,從法律角度來看,i-Kad仍然不是合法證件?!斑@也導致其他執(zhí)法單位如警方,拒絕承認i-Kad?!?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style="padding-right:10px;">
報告指出,大馬移民局只不過是行政上落實i-Kad制度,但是在法律上,這份證件其實并沒有約束力。
總稽查署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所進行的稽查發(fā)現(xiàn),移民局落實i-Kad作為外勞身份證明文件,根本不達標。
報告說,i-Kad制度的其他弊端,包括部分i-Kad沒有依照程序放給雇主、延誤發(fā)放等。
總稽查署向雇主發(fā)出的民調結果顯示,高達62.3%的雇主指出,警方不承認i-Kad,因為警方無法辨識i-Kad的真?zhèn)巍?/p>
“總稽查署對i-Kad的頒布管理感到不滿意,承認i-Kad為外勞身份證明文件方面也不理想,持有i-Kad的外勞,仍然遭到執(zhí)法單位逮捕。”
目前,大馬移民局為7大領域的外籍員工提供i-Kad,當中包括僑民(金色)、農業(yè)(綠色)、園丘(橙色)、建筑(灰色)、服務(黃色)、工廠(紅色)以及家庭女傭(褐色)。
雇主在聘請外勞的申請獲得大馬內政部批準后,移民局外籍勞工組負責管理、監(jiān)督及移交i-Kad,給聘請從事農業(yè)、園丘、建筑、服務、工廠外勞以及女傭的雇主或代表。
大馬內政部在獲得財政部的批準下,通過直接談判的方式將外勞i-Kad的合約頒給國家印刷有限公司(PNMB),合約內容包括供應、準備相關的程序系統(tǒng)、調整、印刷以及移交i-Kad給雇主,合約總值高達4.6535億令吉。
《2016年第二系列總稽查司報告》指出,2014年至2017年3月,高達15.1%或824119張i-Kad未發(fā)放給雇主,29.1%或1584616萬張i-Kad無法確認是否已順利交給雇主。
稽查結果顯示,2014年共有7.6%或116544張i-Kad無法發(fā)放給雇主,2015年則飆升271.4%至432811張或25.6%。不過,到了2016年,當局成功將之降低至14.0%或252212張,證明i-Kad的發(fā)放管理工作已有所改善。
稽查報告也指出,高達29.1%的i-Kad因無法確認是否已成功發(fā)放給雇主,而被列為“狀態(tài)不明”。
報告指出,國家印刷有限公司將在印刷行動中心(POC)印刷的i-Kad交給移民局,讓雇主前往柜臺領取或交給MyEG速遞給雇主。然而,無論是移民局、MyEG還是速遞公司,都沒有記錄i-Kad身份已順利交給雇主。
另一方面,報告也說,根據合約國家印刷有限公司共延誤發(fā)放931729張i-Kad給雇主,本該被罰款高達432萬令吉。
報告指出,國家印刷有限公司曾于2015年2月15日向移民局申請豁免罰款,但內政部卻沒有批準有關申請,而根據移民局的回答,這是因為國家印刷公司誤將申請豁免罰款的信函交給移民局而沒有呈上給內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