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僑社秘魯中華通惠總局:通商惠工 愛國愛鄉(xiāng)
海絲·粵橋
百年僑社:通商惠工 愛國愛鄉(xiāng)
通商惠工,造福僑社。這是秘魯中華通惠總局的涵義和宗旨。
這個1886年正式設(shè)立,歷經(jīng)百年滄桑的華人華僑社團自成立之日起,牢記祖訓(xùn),愛國愛鄉(xiāng),依靠各界支持,目前在秘魯全國共發(fā)展了27個基層會館,成為秘魯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全國性僑團組織。今天的《海絲粵橋》系列報道,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這個百年僑社的榮光。
秘魯中華通惠總局理事 秘魯鶴山會館主席 鄧振棠:
就是在這里升起的
1971年
中秘建交時第一面五星紅旗
就是在通惠總局這里升起的

通惠總局位于秘魯首都利馬繁華的唐人街上,走進總局一層大廳,墻上懸掛著的“復(fù)疇無私”匾額,黑底金字,兩邊的“義重合群”和“通商惠工”匾額,金底黑字、蒼勁有力、渾厚醒目。對面依墻而立的供桌上擺放著祖宗牌位和清政府首任秘魯公使鄭藻如的畫像。
秘魯中華通惠總局理事 秘魯鶴山會館主席 鄧振棠:
“通商惠工”就是物流互通
互商互利
這是我們通惠總局一直以來
為僑胞為僑社所做的事
當時通惠總局相當于中國駐秘魯大使館
現(xiàn)在相當于秘魯僑中央的感覺
所有商務(wù)活動都是從這個總局發(fā)給各地僑領(lǐng)的

19世紀中葉,第一批來自中國福建、廣東等地的華人來到秘魯,主要從事修筑鐵路、開采礦山等繁重的體力勞動,生活條件艱苦,社會地位低下。為了團結(jié)當?shù)?0萬華人,維護他們的權(quán)益,清政府駐秘魯公使鄭藻如奉清光緒皇帝御頒圣旨成立了通惠總局。早期通惠總局曾籌捐大宗款項,遣送無依無靠貧老華僑回國,并在廣州市設(shè)立秘魯華僑安集所,收容歸國老華僑。
秘魯華僑華人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與祖籍國休戚與共。他們曾經(jīng)飽受饑苦,但在中國危難之時卻傾其所有,先后支援了辛亥革命和抗日戰(zhàn)爭。
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 梁順:
當時推翻帝制的時候
我們秘魯僑胞捐了2萬塊回去
現(xiàn)在 秘魯華人華僑參加辛亥革命的
歷史見證還有4塊奠基石
在廣州黃花崗72烈士陵園里

1937年,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消息傳到秘魯,在當?shù)厝A人華僑中引起極大的振動。秘魯各地僑團在中華通惠總局的領(lǐng)導(dǎo)下,聯(lián)合成立了“秘魯華僑抗日籌餉總會”,組織自愿捐款、認購公債、義賣等活動。
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 梁順:
當時我們捐了差不多100萬美金
200萬的秘魯幣
當時周恩來總理給我們題了六幅題詞
在大廳中央,有十幾個玻璃書柜,里面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各類圖書。這是通惠總局設(shè)立的中文圖書館,免費向僑胞開放借書。
27歲的Oscar Ruiz是在秘魯生活的第三代華僑,加入總局醒獅團已經(jīng)10年時間了。每到農(nóng)歷新年和國慶中秋等佳節(jié),Oscar Ruiz都會和團員們排練、表演舞獅,參加當?shù)厝A人華僑舉辦的各種慶?;顒印?/p>
秘魯通惠總局醒獅團成員 Oscar Ruiz:
流著炎黃子孫的血
從那時候起就中意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所以會繼續(xù)堅持下去

今年是中秘建交46周年,作為百年僑社,通惠總局為增進兩國間的相互了解做了大量的工作。2016年6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八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lián)誼大會上,秘魯中華通惠總局被評為“華社之光”社團。
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 梁順:
去年習(xí)主席參加APEC會議和對秘魯國事訪問時
在國會正式演講期間
提到了我們秘魯?shù)娜A人華僑
對中秘兩國友誼作出的貢獻
點名表揚了我們中華通惠總局
在近現(xiàn)代歷史上
一個國家的重要領(lǐng)導(dǎo)人
表揚一個僑社是很少的
(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觸電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