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網(wǎng)約車司機言語涉種族歧視 華裔擔憂報復忍氣吞聲?

2018年03月01日 16:15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3月1日電 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如Uber和Lyft一類的網(wǎng)約車自誕生起,安全問題就備受關注。有華裔乘客遭遇司機言語上種族歧視,但因?qū)Ψ街雷约业刂凡桓彝对V,也有華裔女性乘客遇到男性司機上門。雖有數(shù)據(jù)顯示網(wǎng)約車出事故的比例,其實不如傳統(tǒng)出租車高,但因為可能透露個人信息,而引發(fā)擔憂。

  日前,洛杉磯華裔蘇小姐從家里打車前往圣蓋博市,遇到一位白人司機。這位司機在開車過程中一開始似乎很熱情聊天,但很快話題變味。這位司機表示,他知道中國不能用Facebook,緊接著便說“你們也不需要,因為你們都長得差不多”。他還同時歧視拉丁裔,表示假如一個小區(qū)里有一個亞裔司機,連摳門的拉丁裔都要買車險。

  他還嘲笑華人名字奇怪,表示是不是接新生寶寶回家后,站在樓上往下扔碗碟,最先聽到的聲音作為名字,例如Ping、Ling、Dong等。此外也抱怨一些華人習慣,例如在公共場合大聲講電話,互相說話時語氣好像在吵架。此外,不少兄弟姐妹因為只有中間名不一樣,就分享同張Costco會員卡省錢等。蘇小姐表示驚訝于他對華人習俗的了解程度,以及諷刺時的“創(chuàng)意”。

  雖然蘇小姐聽到這些話非常不快,但因為這名男子看起來高大且面有兇相,自己單獨乘車不敢與他正面沖突,只好忍氣吞聲不搭話。不想對方還一路不停地講這類話,甚至還講了兩個穿插有歧視意味的寓言故事,例如嘲笑一些亞裔講英語“r”和“l(fā)”不分。蘇小姐下車后本想給他差評,并向Uber公司投訴,但因為對方知道她的名字、相貌還有住家地址,難防對方報復自己。雖然Uber提供匿名投訴方式,但擔心即使匿名,根據(jù)投訴內(nèi)容,對方也多少能猜出是她。

  網(wǎng)約車司機知道乘客地址等個人信息,令蒙市張小姐也感到害怕。張小姐雖然有車,但平時若去市中心不便停車的地方,都是使用Uber或者Lyft。有一天她回家時,室友表示當天下午有一個大約30多歲的西語裔男子來敲門,并報出她的名字說要找她。室友表示張小姐不在家,讓對方給她打電話,或者有何事可以轉(zhuǎn)告。這名男子表示自己沒有張小姐的電話號,也不愿說有何事,只表示若不在家就算了。

  但室友過一會透過窗戶發(fā)現(xiàn),這名男子并沒有離開,而是在家門口等了好幾個小時,最終到傍晚沒有等到張小姐才離開。張小姐根據(jù)室友形容,再加上此人只知道張小姐的名字和地址,確定此人是之前不久乘坐過的網(wǎng)約車司機。雖然不知道對方有何事,但張小姐認為讓網(wǎng)約車司機知道自己的這些信息,令她非常沒有安全感。張小姐表示,該事件發(fā)生后,她再打車都會定位到家附近的路口,這樣司機無法確定她家住在哪一戶。

  由于安全問題引發(fā)大眾擔憂,這兩家公司也在保護個人信息上,采取一些對策。例如司機和乘客之間,可以通過應用程序打電話聯(lián)系,但顯示的都是匿名網(wǎng)絡電話號碼。兩家公司也都在網(wǎng)站上,提供自我保護的小技巧,例如告誡乘客不必在談話中透露個人信息,告訴朋友自己正在乘坐的車輛信息,盡量坐在后座等。不過蘇小姐和張小姐所面臨的困擾并未能解決。(李雪)

【責任編輯:陸春艷】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