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探訪北美最大中文書店:移民潮中,四十二年的堅守

2018年04月04日 19:03   來源:華輿微信公眾號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紐約東方書店。(如無特殊說明,本文圖片均來自華輿 馮葉/攝)
紐約東方書店。(如無特殊說明,本文圖片均來自華輿 馮葉/攝)

  探訪北美最大中文書店:移民潮中,四十二年的堅守丨異國書鄉(xiāng)

  美國東部時間3月30日凌晨一點半,巨大的飛機轟鳴聲劃過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跑道。31歲的張施源坐在座位上,憶起3年前從香港被派駐到紐約東方文化事業(yè)公司,進行轉(zhuǎn)型工作的情景。

  彼時的東方書店,已經(jīng)在曼哈頓創(chuàng)立了近40年,但卻正經(jīng)歷著一段“困惑期”?!爸恢浪鼩v史很悠久,面臨著急需轉(zhuǎn)型的困境?!被馗矍耙恢埽瑥埵┰丛跂|方書店接受了華輿的專訪。他坦言,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幫助書店轉(zhuǎn)型,當年對他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

  立足于華人社會,面向美國朋友

紐約曼哈頓伊麗莎白大道,東方書店所在地。
紐約曼哈頓伊麗莎白大道,東方書店所在地。

  東方書店位于曼哈頓伊麗莎大道,在這片著名的Chinatown,如果不仔細留意,你很可能與它擦肩而過。和“東方文化事業(yè)公司”的紅色小字不同,當捕輿者走上書店二樓,一片寬敞而明亮的書籍區(qū)瞬間映進入眼簾。

  書店成立于1976年,由已故去的華僑劉振翼先生創(chuàng)立?,F(xiàn)經(jīng)營面積約600平方米,在售書籍約6-7萬冊,報刊雜志近100種,另有中西方音樂CD、黑膠唱片、民族樂器、文房四寶等。

  “劉先生創(chuàng)店早期,條件很艱苦。因為資金和經(jīng)驗不足,在最艱難的時候,被迫在書店門口開設蔬菜水果檔,來貼補書店運營?!?在收銀臺前,店員鐘鐵城和捕輿者交談起來。今年77歲的他已陪伴書店31年,是工齡最長的員工。

工齡最長的員工鐘鐵城老先生(左)與東方文化事業(yè)公司總經(jīng)理張施源合影。
工齡最長的員工鐘鐵城老先生(左)與東方文化事業(yè)公司總經(jīng)理張施源合影。

  按照創(chuàng)始人劉振翼先生的設想,書店須“立足于華人社會,面向美國朋友”,起到宣揚中華文化的作用。1980年,他把書店從東百老匯街(East Broadway)搬至披露街(Pell Street),配合著中國大陸、港臺地區(qū)和南洋等地的出版物,開始經(jīng)營起了唱片、唱帶、中西樂器、郵票、剪紙等。用他本人的話來說,東方書店是能讓人“一次性買齊”的文化綜合體。

  東方畫廊:幫中國書畫在北美打開市場

  然而,在美國當時主流文化中,東方藝術(shù)一直被日本藝術(shù)“代言”,中國書畫藝術(shù)并不被重視。1983年,劉振翼成立“東方畫廊”,試圖匯聚海峽兩岸的華裔畫家前來辦展。這一舉動,在當年實在“前衛(wèi)”。

東方畫廊。
東方畫廊。

  畫廊內(nèi)部展出的書法作品。

畫廊內(nèi)部展出的書法作品。

  據(jù)相關資料,“畫廊”的概念在中國出現(xiàn)較晚,直到1900年代才正式起步。而中國當代藝術(shù)早在1970年代末就已開始萌芽,這導致了許多書畫家遲遲無法獲得經(jīng)濟獨立?!皦?nèi)開花墻外香”,許多畫家——如吳冠中、關山月、胡作人,來到東方書店辦展。畫廊門口,吳作人在牌匾上的題字,印證著當年的輝煌。

畫廊內(nèi)部展出的中國畫。
畫廊內(nèi)部展出的中國畫。

  劉振翼曾形容,這是一場“長期抗戰(zhàn)”。從最初畫展無人問津、自己賠錢出畫冊,到后來還未開展,大多數(shù)作品就已被提前搶訂,中國書畫在北美逐漸打開了市場。

 東方書店創(chuàng)始人劉振翼。(資料圖片)
東方書店創(chuàng)始人劉振翼。(資料圖片)

  書店的“黃金時代”

  在被中國學界稱為“黃金時期”的1980年代,東方成為了北美地區(qū)最大的綜合性中文書店,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袁家騮,以及作家王蒙、王鼎鈞等人都曾是這里的顧客。

20世紀80年代,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中)到訪書店。圖為楊振寧夫婦和劉振翼(右)。
20世紀80年代,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中)到訪書店。圖為楊振寧夫婦和劉振翼(右)。

  作為早期華人移民,劉振翼曾對人說,開書店不只是為了“稻粱謀”,還要“傳播知識和文化,揮發(fā)精神動能的效力”。他在書店增設座椅,免費提供清茶,開放所有圖書供讀者前來閱讀,為紐約華僑華人提供著一方尋根的天地。直至1993年,由于身體原因,劉振翼將書店轉(zhuǎn)讓給香港聯(lián)合出版集團。

  “他得了癌癥,他就是太勞累了……一生沒有子女,全部心血都放在書店上,畫展一個接一個地辦。”多年以后談起這位書店曾經(jīng)的主人,鐘鐵城仍十分感慨。

 鼎盛時期,東方書店所售雜志超過100種。
鼎盛時期,東方書店所售雜志超過100種。

  聯(lián)合出版集團接手之后,管理著東方畫廊和書店的經(jīng)營,并在1990年代后期達到全盛。不僅每次畫展門庭若市,店內(nèi)的圖書也大受讀者歡迎。每次從大陸進口的雜志一上架,總是成為搶手貨。

  但在2001年的“9·11事件”以后,美國經(jīng)濟嚴重受挫,加之在美華僑呈現(xiàn)老齡化趨勢,讀者逐年減少。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興起、電子書的出現(xiàn),書店再次受到強烈沖擊。尤其是2003年,美國各大圖書館推出了免費下載電子書服務,東方書店的銷售額度一路下滑。

  香港來的年輕人看到了漢語市場

  2015年4月,年輕但已有出版工作經(jīng)驗的張施源,和同事一起從香港調(diào)至紐約,開始著手書店的轉(zhuǎn)型工作。

 Read about China(閱讀中國專區(qū))。
Read about China(閱讀中國專區(qū))。

  “我其實2014年就來紐約考察過,接手書店以后又做了一次市場調(diào)研?!背龍D書外,他將書店劃分為亞洲文創(chuàng)、中國音樂角、Read about China(閱讀中國)、Kids Corner(兒童天地)等6個特色專區(qū),改善陳設硬件;并增設各類文化服務與課程——如裱畫、篆刻、書法班、國畫班等,開拓了新的顧客群。

 Kids Corner(兒童天地專區(qū))。
Kids Corner(兒童天地專區(qū))。

  根據(jù)他的調(diào)研,紐約州的中小學已經(jīng)開始實行 “雙語教學”政策,這引起了他的重視。

  “現(xiàn)在學中文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很多華人家長也希望自己孩子會說漢語。但是我們書店卻沒有一個專區(qū)專門做兒童書……你現(xiàn)在看到這個專區(qū)的桌椅、書架,是我們自己畫設計圖,請木工師傅做出來的?!彼钢媲耙慌排趴ㄆ渖臅芙榻B。捕輿者看到,書架上的各類故事書被擺放得有序而整齊,不遠處的小書桌上疊放著新到的產(chǎn)品(New Arrival),不時有家長推著小推車在專區(qū)選購。

  與開設漢語課的學校及公立圖書館合作,讓書店獲益良多。每逢“家長日”、“全美中文大會”等節(jié)日,張施源和他的同事總會忙碌起來,推廣書店的圖書、漢語教材和文具。據(jù)介紹,東方書店已經(jīng)與紐約州約40所中小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伴_頭很難,去拜訪時經(jīng)常碰釘子。但當你有了一兩次的成功經(jīng)驗以后,他們就會推薦給其他人?!?/p>

  如今的東方書店,已不僅是華僑華人的中文精神糧倉,還是外國人對中華文化探索的橋梁?!耙郧白x者幾乎全部是華人,現(xiàn)在有兩三成是‘老外’?!睆埵┰丛诘陜?nèi)向捕輿者介紹時,正在一旁收銀臺付款的白人顧客聽到了,立馬用普通話開玩笑說:“我這個‘老外’就在學中文?!?/p>

  “紐約有50萬華人,應該養(yǎng)得了一家中文書店”

  近半個世紀以來,海外中文書店伴隨著中國移民潮漲潮落。

  當人們談起紐約,或許首先會想到華爾街、時代廣場,或是自由女神像。但對于這家開了42年的書店來說,它是許多紐約華人的共同記憶。

  “紐約華人基本沒有不知道東方書店的,”旅美作家邱雯告訴捕輿者。談到和東方的淵源,她說自己的新書《尋夢:邱雯在美國》曾在這里代售,之后在微博上也有互動。被問起對書店印象時,她說:“很親切,像是華人之家。”

 旅美華人作家邱雯女士,目前她在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女子中學(林頓豪女子中學,Linden Hall)任教。(圖片來自受訪者)
旅美華人作家邱雯女士,目前她在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女子中學(林頓豪女子中學,Linden Hall)任教。(圖片來自受訪者)

  邱雯于1996年開啟旅美生涯,在這之前,她是廣州一家電臺最受聽眾喜愛的主持人。從“一句英文都不會說”,到考取賓夕法尼亞州伊麗莎白敦學院學位;從廣州的中產(chǎn)白領到美國的漢語老師;從一個尋夢人到踐夢者……邱雯的奮斗經(jīng)歷,折射著一代代華人的成長故事。

  “紐約有50萬華人,只要我們做得好,應該能養(yǎng)得了一家中文書店。”張施源語氣肯定地說。三年時間,他成功帶領書店轉(zhuǎn)型,并扭轉(zhuǎn)虧損勢頭。在采訪間隙,他向捕輿者透露,自己馬上就將結(jié)束紐約的外派工作,回到香港。

包厘街邊(Bowery Street)的孔子雕像。
包厘街邊(Bowery Street)的孔子雕像。

  “終歸是要回去的,因為家人都在香港。雖然有點放心不下,但我相信書店還會變得更好?!睙o論是逆流而上的劉振翼,還是順勢而為的張施源,他們都懷抱著一顆對傳播中華文化的堅持之心,才讓東方書店在歷經(jīng)了40載風雨后依舊充滿生命力。

  走出書店,一個街區(qū)之外的包厘街邊(Bowery Street),佇立著一座象征著中國儒家文化的孔夫子雕像,他微微頷首,雙手交合于胸前,靜靜注視著來往的各色路人。世界各地的游客從他眼下走過,而中華文化進入了世界的眼中。

【責任編輯:韓輝】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