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紐約消費局上門倡導新規(guī) 華裔商家誤會生抱怨

2018年05月07日 11:16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美甲店店主王先生(右一)希望政府單位在保護消費者的同時,應該也要保護小商家。(美國《世界日報》/顏嘉瑩 攝)
    美甲店店主王先生(右一)希望政府單位在保護消費者的同時,應該也要保護小商家。(美國《世界日報》/顏嘉瑩 攝)

  中國僑網5月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近期是美國“小商業(yè)周”,紐約市消費者事務局為主動倡導小商家的營業(yè)新規(guī),4日上午于曼哈頓東村逐戶與商家交流,希望能夠鼓勵小商家主動與政府單位接觸。原本是立意良好的活動,卻讓不少被訪問的華人小商家以為是政府單位上門檢查,相當緊張。商家更抱怨,政府之前一個月上門抽查好幾次,讓小商家很難做事。

  市消費者事務局局長莎拉斯(Lorelei Salas)、市議員利華娜(Carlina Rivera),及小商業(yè)局(SBS)、衛(wèi)生局,以及東村獨立商業(yè)協會的代表沿著第一大道從14街一路走到東豪斯頓街,沿途向小商家發(fā)送文宣,提醒工作場所、消費者保護及營業(yè)許可等注意事項,并聆聽小商家的需求。莎拉斯表示,本周為小商業(yè)周,因此該局借此機會與小商家業(yè)者接觸,也希望有機會汲取民意,了解小商業(yè)主的意見。

  雖然該活動立意良好,但因為該局沒有事先通知,且沿途不少華人商家不諳英文,同時現場沒有翻譯人員陪同,且發(fā)放文宣僅有英文版,令不少商家以為是政府官員上門檢查、手足無措,一度非常緊張。美甲店Aroma老板王先生表示,該店在東村已經經營十幾年了,前幾個月間,政府單位一個月就上門抽查好幾次,讓他們措手不及。

  他透露,上次被檢查時就被要求在每一罐指甲油、乳液等用品上貼上標簽,標明內容物?!斑@些罐子原本的標簽就已經很清楚用英文寫著‘乳液’了,為什么還要我們再貼一次?”王先生還說,政府單位除了保護消費者的同時,應該也要保護小商家,否則這么多規(guī)定,我們真的很難做事。

  面店MEE的經理陳益民則表示,因為過去市消費者事務局不曾上門宣傳,員工在看到一次這么多政府官員上門難免有點害怕。不過他認為,政府單位主動和小商家接觸并倡導應是好事,而小商家也可以藉此機會表達意見和提問,加強雙方溝通交流。(顏嘉瑩)

【責任編輯:陸春艷】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