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美國人”這一稱謂從何而來?50年前誕生
中國僑網(wǎng)5月31日電 據(jù)美國《僑報》報道,自1978年起,每年的5月都是“亞太裔傳統(tǒng)月”(Asian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這一由美國聯(lián)邦政府指定的慶祝月,專為美國2000萬亞裔居民設立,由前總統(tǒng)卡特首次提出。
據(jù)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報道,今年的慶祝月獨一無二,因為2018年迎來了“亞太裔傳統(tǒng)月”的五十周年紀念。此時此刻,亞裔美國人應該搞清楚我們究竟是誰。
當然,美國亞裔的歷史遠超過五十年,甚至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亞裔移民來到這片后來被稱為美國的土地是在1587年。當時,一群來自菲律賓呂宋島的印第安人乘坐一艘西班牙大型帆船在加州的摩洛灣(Morro Bay)登陸。
1763年,菲律賓人在美國路易斯安那的圣馬洛(St. Malo in Louisiana)建立起第一塊亞洲飛地。一個世紀后,大批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菲律賓和印度的移民開始從亞洲遷入美國,他們在夏威夷開墾農(nóng)場,在西部淘金、修建鐵路。
不過,這些都只標志著他們的到來,但身份認同并未建立。這些旅居者和定居者們或許是在一起居住和工作,他們交往甚至聯(lián)姻,但不論如何,他們?nèi)砸暠舜藶椴煌N族,來自不同國家的人。
這種疏離感直到五十年前的5月才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當時,一群年輕人擠在灣區(qū)的一棟公寓中,正是他們改變了這一族群的歷史。
當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名叫市岡裕次(Yuji Ichioka)的研究生和艾瑪·吉(Emma Gee)從一份抗議越戰(zhàn)的名單中找出每一位擁有亞洲姓氏的人,邀請他們成為新組織“亞裔美國人政治聯(lián)盟”(Asian American Political Alliance)的成員。
這是“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這一新創(chuàng)詞匯首次公開使用。正如這一稱謂所示,這是一個明確的政治聲明,它所陳述的是這樣一個實質(zhì):是的,我們是以美國人的身份團結(jié)起來,但我們也要求被給予新的身份,表面上看它來自于地理起源,但更確切地說,它扎根在我們想要被賦予權(quán)利、想要聯(lián)合一致抗議、想要推動社會變革的共同愿望之中。
這一稱謂和其背后的理念:各個血統(tǒng)的亞裔美國人應該被視為擁有這種聯(lián)合的身份,被看做同一種族,自此亞裔美國人群體便獲得了迅猛的發(fā)展。(陳沉/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