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國人對澳式橄欖球的喜愛可追溯至淘金熱
中國僑網(wǎng)6月23日電 據(jù)澳洲網(wǎng)編譯報道,20歲的王璐途(Lu Tuwang,音譯)并不是一名普通的澳式橄欖球選手。雖然出生在中國東莞且只掌握了基礎(chǔ)英語水平,但他對能夠在澳式橄欖球的故鄉(xiāng)打球和成長的激情與承諾是堅定不移的。實際上,中國與澳式橄欖球的淵源可追溯至19世紀90年代維州的淘金熱。
中國男孩尋根澳式橄欖球
澳廣網(wǎng)23日報道,“第一次接觸到澳式橄欖球還是2014年,之后我一直在從事這項體育運動并愛上了它?!蓖蹊赐痉Q,“那時我還是一名充滿好奇心且愛好運動的男孩,這是我參與這項運動的開始?!?/p>
這名東莞澳式橄欖球隊的明星球員,正在澳大利亞學(xué)習(xí)與提高澳式橄欖球的技巧。
自本月初抵達墨爾本后,王璐途將在蒙納士Blues橄欖球俱樂部學(xué)習(xí)3個月的時間。本周他將參加在俱樂部的第一場比賽。
“第一周的訓(xùn)練十分艱苦?!蓖蹊赐痉Q,“但我依然熱愛這項運動,因為這是一項需要技巧但很有意思的運動,我從中學(xué)習(xí)到很多?!?/p>
據(jù)王璐途介紹,很多中國大學(xué)生都很喜愛運動,但缺乏對澳式橄欖球的了解。
他希望未來能成為一名橄欖球運動員、代表國家出賽,并參與到指導(dǎo)年輕人的隊伍來幫助提高這項體育運動的知名度。
中國隊伍在維州大放異彩
雖然對于中國的年輕人來說這還是一個新的天地,但中國與澳式橄欖球的淵源可追溯至很久以前。
雖然距離中國隊伍在Ballarat數(shù)千名觀眾前比賽已有超過120多年的歷史,但這一歷史將推動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19世紀60年代初期,淘金熱為維州吸引了接近2.5萬名中國人。直至20世紀末期,Ballarat與Bendigo等小鎮(zhèn)依然有大量的華人在此生活。
1892年的8月25日,一個熱鬧的游行隊伍走上了Ballarat的街頭,預(yù)示著兩個中國球隊——礦工隊與園丁隊——即將在Eastern圓形體育場進行一場慈善比賽。
比賽的第二天,《晚星(Evening Star)》報紙用“超凡的成功”來形容這場吸引了約5000名觀眾的比賽。
“體育是一種國際語言”
對此,維州大學(xué)體育史助理教授赫斯(Rob Hess)表示,他希望更多人了解這一澳大利亞歷史上的例外時刻,尤其是在推動澳式橄欖球賽(AFL)進入亞洲的當(dāng)下。
此外,Ballarat中澳文化學(xué)會(Chinese Australian Cultural Society Ballarat)副主席查理斯·張(Charles Zhang,音譯)也表示,在Ballarat舉辦一場有中國球員參加的比賽,不僅能夠慶祝歷史,同時也帶動了當(dāng)?shù)氐穆糜螛I(yè)。
他稱,“對歷史和文化擁有更好的了解,我們就能取得更多的成就。體育是一種國際語言,你不需要互相了解但也可以一起運動,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諾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