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大馬南僑機工史料工作室訪緬 尋獲10位機工后人

2018年08月28日 17:15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8月28日電 據(jù)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馬來西亞南僑機工史料搜研工作室劉道南和盧觀英夫婦到緬甸3城鎮(zhèn),尋找70多年前遠赴云南抗戰(zhàn)而戰(zhàn)后落戶緬甸的機工后代。收獲頗豐,共尋獲10位機工后人,搜集史料及一些珍貴文物。

老臘戌云南會館前的大空地,猜測是當年機工卡車停泊的地方。(圖:星洲日報)
老臘戌云南會館前的大空地,猜測是當年機工卡車停泊的地方。(圖片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劉道南說,機工后代見到他兩夫婦到來探訪十分感動。因為戰(zhàn)后落腳緬甸的機工,不少是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他說,他們的11天緬甸之行,從仰光開始,到中部古都皇城曼德勒,以及與云南接壤的緬北重鎮(zhèn)臘戌。

  10位戰(zhàn)后沒有復員南洋而落腳緬甸的已故機工的后人如下(括號是南洋僑居地):

  (1)劉春泉─太平人,祖籍福建同安,地址:太平免律大城棧。兒子劉振忠現(xiàn)居仰光。

  (2)鄭建福—緬甸華僑,祖籍福建永春。兒子鄭燈發(fā),現(xiàn)住仰光唐人街。

  (3)何紀良—吉蘭丹哥打峇魯人,祖籍廣東梅縣。戰(zhàn)后落腳緬北九谷。1939年與另一吉蘭丹友人謝耀南一起參加第2批機工到云南抗戰(zhàn)。出發(fā)時獲吉蘭丹中華總商會歡送并贈“愛國金牌”。女兒何秀麗與何秀妹住曼德勒,幼女何秀美居仰光。"

  (4)謝紹旺—新加坡人,祖籍廣東。英校生。繼子謝財寶,現(xiàn)居曼德勒。

太平埠南僑機工劉春泉兒子劉振忠夫婦(左三、四),及機工二代何秀美(左一)與劉道南夫婦等合影。(圖片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太平埠南僑機工劉春泉兒子劉振忠夫婦(左三、四),及機工二代何秀美(左一)與劉道南夫婦等合影。(圖片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5)謝日光—祖籍廣東開平。柔佛古來或士乃人,1939年除夕日出發(fā)的第1批“八十先鋒”機工隊。1946年復員時沒有回馬來亞,而是落腳緬北臘戌兒子謝德強,現(xiàn)居臘戌。)

  (6)符福錦—森美蘭人,祖籍海南。第3批機工。戰(zhàn)后沒有復員而到芒市,與傣族姑娘成家。后逃入緬北。兒子符和平現(xiàn)居臘戌。

  (7)胡天木—新加坡華僑,祖籍潮州。娶斯里蘭卡姑娘為妻。兒子胡丁華,現(xiàn)任臘戌云南會館書記。

  (8)馮百川—仰光人,祖籍廣東梅縣。在新加坡受教育,精通英法緬漢語,是機械工程師??箲?zhàn)期間,先后發(fā)明汽油加酒精以補充汽油的短缺。而后又發(fā)明高空投彈瞄準儀,以及研究出減少機工卡車前輪輪胎闊度,以方便在蜿蜒滇緬公路上山轉彎的難度。其兒子馮景富現(xiàn)居臘戌。

  (9)廖達生—柔佛哥打丁宜人,祖籍廣東梅縣。第2批機工,娶騰沖姑娘為妻。復員到緬北安家落戶。幼男廖金華現(xiàn)居臘戌,保留一些父親遺留證件。

  (10)楊耀南—越南華僑,祖籍廣東南海。與傣族姑娘結婚,后落腳臘戌。幼子楊志勤,現(xiàn)居中國臺灣。

一批熱心協(xié)助尋找機工后代的臘戌父老:左起:伍彥培、蕭任平、唐健霖、劉道南夫婦、多叔鐘、黃顯明。(圖片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一批熱心協(xié)助尋找機工后代的臘戌父老:左起:伍彥培、蕭任平、唐健霖、劉道南夫婦、多叔鐘、黃顯明。(圖片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機工第二代 多不知父輩奮戰(zhàn)經歷

  劉道南說,可惜的是這些機工第二代對父輩在滇緬公路上運載軍事物資的奮戰(zhàn)經歷,知曉不多,他們對父輩的僑居地幾乎一無所知,因此他們不曉得馬來西亞、新加坡或印尼的親人在何處。

  他表示,雖然訪問10位機工后人,但機工遺留的證件并不多。

  他指出,1939年從緬甸進入云南的機工,首先多半現(xiàn)在滇緬公路起點臘戌停留過。因此戰(zhàn)后落腳緬甸的機工,不少是選擇定居臘戌。

  他說,在熱心老華僑伍彥培(89歲)帶領下,曾經到老臘戌城尋找機工車隊的遺跡。當年云南西南運輸處在老臘戌設有辦事處、機工宿舍和停車場。在當年南化華文中學遺址,還看到陳舊的云南會館禮堂。而禮堂對面一塊頗大的空地上有個舊籃球場。據(jù)推測,這一帶就是當年西南運輸處的遺址,而空地猜測是機工停放卡車的地方。

  他指出,臘戌地區(qū)目前還保留果文(中文)小學及中學,因此華族子女大部份都會華文華語,不少都到中國臺灣深造讀大學。市區(qū)里商號與組織,華文招牌處處。而臘戌還保留華族地緣性會館及廟宇。

劉道南盧觀英夫婦訪問機工符福錦兒子符和平與胡天木兒子胡丁華(右一)。(圖片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劉道南盧觀英夫婦訪問機工符福錦兒子符和平與胡天木兒子胡丁華(右一)。(圖片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他披露,當?shù)?8歲的趙克,是文化人,歷史知識豐富,曾當導游兼翻譯的鐘武靖熱心協(xié)助打聽機工后代,還有熱心華僑多叔鐘和伍彥培(89歲)的東尋西找。在督卡路的包子店新聯(lián)茶室東主唐建霖的安排下,見到多位茶客如黃顯明、姜叔明等。他們提供資訊而尋找到好幾位機工后代。

  他表示,據(jù)臘戌村老反映,當年移居該鎮(zhèn)的南僑機工,人數(shù)頗多。但經過70余年,現(xiàn)在已全離世了,其后人有者已遷居他處,沒有聯(lián)系。至于還有哪些機工,由于年代久遠,他們也一時無從憶起。

  他希望通過報端,尋找被遺忘的機工。

【責任編輯:王嘉怡】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