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僑”這四十年:東方威尼斯

2018年09月07日 09:57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廣大海外僑胞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來華投資的先行者和主力軍,是中國面向全球、擴大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梢哉f,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中,華僑華人功不可沒。

  “‘僑’這四十年”主題征文活動啟動后,海內外投稿紛至沓來。即日起,一篇篇佳作將陸續(xù)刊出,展現(xiàn)華僑華人與中國同行的四十年。

——編者按

東方威尼斯

湯蔚

  姑姑住在朱家角古鎮(zhèn)。我每次回國都去探望她,每次都看見新氣象。姑姑說,朱家角如今有個美名是“上海威尼斯”。

  我去過威尼斯,走過威尼斯運河岸邊的石板小路,坐過貢多拉游船,聽船夫詠唱“那不勒斯情歌”,看金色月亮在碧波里蕩漾。置身其景,我想到了朱家角。朱家角和威尼斯同是千年水鄉(xiāng),朱家角的風景是小橋流水,威尼斯的風情是飛橋仙境。意大利輝煌的歷史文化,發(fā)達的經濟水平,將威尼斯古鎮(zhèn)建設得欣欣向榮。然而,走遍天涯海角,誰不想夸咱祖國好?

江南古鎮(zhèn)朱家角風光。<a target='_blank' >中新社</a>發(fā) 張暢 攝
江南古鎮(zhèn)朱家角風光。中新社發(fā) 張暢 攝

  將朱家角比作東方威尼斯是一種美譽。我夢想有一天,人們也會把威尼斯比作“西方朱家角”,兩顆璀璨的明珠在東西兩方交相輝映。

  姑姑妙齡時,鄰居家來了一位朱家角小伙子,姑姑和他一見鐘情,山盟海誓。朱家角地處上海市的西郊青浦縣,毗連江蘇省。那時候,中國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縣鎮(zhèn)經濟規(guī)模小,生活質量與城市有差距。奶奶不舍得讓女兒嫁到郊縣,對姑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極力勸阻。姑姑一反乖乖女模樣,不惜與奶奶鬧翻,出逃似的嫁到朱家角,結婚多年之后才和奶奶重續(xù)了母女情。

  那年夏天我完成高考,姑姑接我去朱家角過暑假。白天姑姑和姑父上班,我在古鎮(zhèn)四處游走。朱家角山青水秀,草木蔥蘢,街道沿水而建,房屋傍水而筑。各式各樣的橋梁架在河港湖泊上,清波微瀾的流水蕩漾著它們的倒影。青板街面,卵石小路,漫步其間,滿眼盡是小橋流水,小樓盈風,似一幅水墨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姑姑家住在一棟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黛瓦粉墻,烏漆大門,窗欞鑲嵌著古樸的木雕,小小的露臺瀕臨河浜。從露臺上望出去,一排半枕著河水的房屋由木樁支撐著,懸掛在潺潺河水上,左鄰右居于青瓦飛檐之間傳遞著互動和友情。

  湖光山色,小橋人家,美則美矣,看久了習以為常,我不禁為古鎮(zhèn)人家的生活設施抱憾。舊宅老屋外墻陳舊,油漆剝落,鎮(zhèn)內沒有進水管和下水道,家家打井水做飯,蹲在河岸邊洗衣服,戶戶用馬桶痰盂,煤球爐濃煙彌漫,嗆鼻迷眼。

  姑姑曾是小學教師,落戶朱家角后被安排在文化館工作,工資較從前少一小半。姑姑喜歡這份工作,經常帶我去文化館看書。我讀青浦歷史津津有味,看文物驚喜連連。朱家角是江、浙、滬省市之間的交通要道,環(huán)境幽雅,氣候宜人,古時文人志士紛紛在此建宅定居,認為這里是一方讀書立業(yè)的風水寶地。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朱家角誕出百位進士和舉人。

  朱家角魚米豐饒,水陸兩運方便,商賈絡繹不絕,逐漸形成為民居和商鋪共存的市鎮(zhèn)。一日,我在古鎮(zhèn)街巷游逛,一家擺著各式草編制品的小店吸引了我的目光,不禁駐足觀望。店堂內站著一位穿藍格土布衫的老伯,手里拿著細絲草葉,手指靈活地穿插編織,轉瞬間,一個有鼻子有眼睛,翹著尾巴的小狗躍然而現(xiàn)。我往店堂深處走去,慢慢地欣賞草葉編制的包袋鞋帽和貓狗蟲鳥,一個個精巧樸素,千姿百態(tài),禁不住嘖嘖稱奇。

  姑姑告訴我,這就是被譽為“中國民間一絕”的草編藝術。心靈手巧的藝人將草葉剖成細絲,編制成精巧的手工藝術品,代代相傳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鎮(zhèn)民曾在湖底發(fā)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石刀、石犁和古陶器等,以此確準,古鎮(zhèn)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

  兩千年啊,歲月浩蕩,雕刻時光,古鎮(zhèn)有過多少說不盡的歷史,道不完的萬象?朱家角鎮(zhèn)民對家鄉(xiāng)有著多少夢想和期盼?又將迎來怎樣的面貌,輝煌景象?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全國各地經濟騰飛,旅游業(yè)興起。朱家角被命名為全國文化名鎮(zhèn),風光水色被頻頻搬上銀幕,一度成為海內外影視競相拍攝的熱點。各地游客高興而來,乘興歸去,臺灣女作家三毛曾在朱家角流連忘返,買了一只當?shù)厝耸止ぶ谱鞯你~針箍,歡歡喜喜地戴在手指上。

  千禧年之后,上海市規(guī)劃局與青浦縣政府聯(lián)合推出保護、振興并開發(fā)朱家角古鎮(zhèn)的計劃,面向全世界發(fā)起了征集建筑設計的競賽。朱家角深厚的文化淵源和良好的傳承,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投資者。

  在保護歷史文化和景觀的前提下,建筑設計師對朱家角老鎮(zhèn)進行了一系列改造。斷墻陋瓦被重新壘砌,破落門戶被修飾一新,老街陋巷被修建得美觀整齊。輸水管、污水管和煤氣管道安裝完善,電信網和通訊系統(tǒng)傳輸暢通。與此同時,朱家角開辟了新鎮(zhèn)區(qū)的建設工程。新鎮(zhèn)區(qū)內萬丈高樓平地起,民居公寓、精品建筑、幽雅別墅以及大型商業(yè)休閑場所錯落有致,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現(xiàn)代化景觀。

  姑姑家搬進水電煤衛(wèi)齊全的新鎮(zhèn)區(qū)公寓,煤油爐和馬桶等成了歷史紀念品。姑姑經常接奶奶到朱家角小住,奶奶從最初的猶豫到后來的主動,成為朱家角的???。

  婆婆的老宅尚在,天氣暖和時,婆婆會去老宅住幾天,與老朋友喝茶敘舊聊家常。婆婆在古稀之年過上了生活設施先進、電信交通發(fā)達、衛(wèi)生保健齊全的日子,笑起來皺紋都綻開了花。

  朱家角美名遠揚,中外游客絡繹不絕。婆婆心情舒暢,精神抖擻,不厭其煩地為游客指路,介紹風景典故。朱家角的每座橋都有故事,組成了水鄉(xiāng)特有的“橋文化”,婆婆最愛講“放生橋”上放生活魚的故事。放生橋建于明朝,是江南最大的一座五孔石拱橋。據(jù)說當年河上沒有橋,一個女人搭渡船過河,不幸溺水身亡。寺廟住持收養(yǎng)了她的兒子,將他撫養(yǎng)成人,封號“性潮和尚”。多年后,性潮和尚用化緣得來的積蓄,在母親溺水的河上建筑了“放生橋”。性潮和尚以此告慰母親亡靈,并讓南來北往的人們不再畏難,安全過河。

  令人驚奇的是放生橋的橋基是木樁,卻歷經數(shù)百年沒有腐朽。河水浩浩蕩蕩穿橋而過,氣勢恢宏,朱家角的淺柔也因這橋和水顯出幾分豪邁氣勢。絡繹不絕的游客來橋下放生活魚。我想,放生的不只是某個生命,也是人活在世上的一份心情,一種愿望,放生之舉也滋養(yǎng)了人的慈悲之心和平等之情。

  我和鄰座乘客一路談論著朱家角的今昔,不知不覺中已抵達終點。姑姑和姑父來站臺接我,我說我是小半個朱家角人,能認得路。姑姑笑答未必。我跟著姑姑一路走,一路看,朱家角的舊貌果然又有了不少新顏。

  我在朱家角舊地重游,古鎮(zhèn)風景如故,天空更清朗,空氣更清爽,流水更清澈,居民的衣食住行與大城市已經沒有差別。姑姑說,古鎮(zhèn)保留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原汁原味,將工廠、醫(yī)院、學校和政府部門遷至新鎮(zhèn),一條綠色長廊把老鎮(zhèn)和新鎮(zhèn)分割成兩個區(qū)域。舊時蔡氏的“珠溪園”被設計成春、秋、冬三園和兒童樂園,更名為“朱家角公園”,成為鎮(zhèn)民飲食、購物和休閑活動場所。朱家角這一方積淀著豐厚歷史的寶地,被開拓發(fā)展得老鎮(zhèn)風韻依在,新鎮(zhèn)繁華似錦。

  淀山湖畔的上海大觀園以弘揚祖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旅游業(yè)為宗旨,將古典藝術和大自然風光融匯結合,將曹雪芹筆下的亭臺樓閣、江南園林和帝王苑囿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各方游客慕名而來,仿佛親臨《紅樓夢》中的場景。

  姑姑帶我參觀新開發(fā)的“尋夢園香草農場”,農場園內種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兩百多種芳草。首先吸引我眼目的是一大片紫色薰衣草,幽雅的花朵在晴空下散發(fā)出陣陣濃郁的芳香。這些帶著異域風情的花草在中國的土壤中盛開,顯示出無比旖旎的田園風光。我感受著身臨其間的愜意,贊嘆園主對綠色生態(tài)的獨具匠心。

  東方綠洲占地五千畝,綠蔭蒼翠,風景秀美。綠洲由八大園區(qū)組成,分別是智慧大道區(qū)、勇敢智慧區(qū)、國防教育區(qū)、生存挑戰(zhàn)區(qū)、科學探索區(qū)、水上運動區(qū)、體育訓練區(qū)、生活實踐區(qū),吸引著各方人士到各個園區(qū)探索世界,挑戰(zhàn)自己,實現(xiàn)夢想。

  姑姑告訴我,她把我逢年過節(jié)寄給她的錢積攢下來參加建設投資,古鎮(zhèn)的新貌有我的一份貢獻。我聽了樂滋滋的,給姑姑一個大擁抱。

  晚清小說家陸士諤是朱家角人。陸士諤曾經以夢境為載體,寫下一部書名為《新中國》的幻想小說。書中描寫主人公夢游中國大地,假設百年之后的中國景象將是:“上海的租界早已收回,法庭律師皆為華人,馬路異常寬廣,樓房鱗次櫛比?!标懯恐@寫完此書,自嘲是“南柯一夢”,卻又滿懷希望地寫道:“休說是夢,到那時,有這景象也未可知。”

  改革開放為祖國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昌盛。朱家角的新氣象源自于新時代的夢想設計者,也契合了百年前陸士諤對新中國的幻想。今日中國的景象正如陸士諤書中所言:馬路寬廣、高樓林立、百姓安康、祖國強盛。

  陸士諤先生的百年夢想成真,這是新時代可歌可頌的美夢成真。朱家角不是威尼斯,勝似威尼斯,是東方世界的一顆璀璨明珠。

  時光荏苒,如今我僑居異國他鄉(xiāng),游子漂泊,鄉(xiāng)音無改。我們游覽世界美景,欣賞人間風光,唯獨祖國的山水人情牽動著游子的桑梓之情,不是久別情疏,而是歷久彌珍。(完)

  【作者湯蔚,現(xiàn)居美國紐約】

【責任編輯:謝萍】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