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溫列兩市4華裔角逐學委 華社涌現(xiàn)參政熱情
中國僑網9月12日電 據加拿大《明報》報道,加拿大列治文與溫哥華學校局今屆市選有多名華裔參選,現(xiàn)任列市學務委員的黃秀玲當?shù)貢r間10日正式提交參選表格,爭取連任。另有兩名首次參選的華裔李劍如(James Li)和白巍(Ivan Pak)則以獨立身份競選學務委員。此外,曾任溫哥華學務委員的胡慧儀(Sophia Woo)亦宣布競選該市學委。
競逐連任學務委員的黃秀玲,10日早于列治文市政廳選舉辦事處遞交申請表格。她曾擔任卑詩家長會聯(lián)盟(BCCPAC)家長訊息資源統(tǒng)籌、列治文校區(qū)資訊協(xié)會副主席、列治文華人家長會主席等為孩子與家長服務的職務,同時,她還是防止濫用毒品教育的非牟利組織D.A.R.E BC Society董事會成員。
她指出,列市學校局現(xiàn)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教育資源缺乏,她希望可以通過連任學務委員一職,推進市中心學校區(qū)和學校設施的規(guī)劃,落實建立新學校的計劃,以消除家長對孩子無處上學的不滿。另外,她強調將尊重、聆聽家長的寶貴意見,并鼓勵家長積極參與了解孩子的情緒、精神,增進對子女身心健康的認知和教育。
首次參選學務委員的華裔候選人白巍來自香港,他于1996年隨父母移民加國并定居于列治文。他表示,學校局在制定教育相關的政策時,未鼓勵家長參與,但他認為,家長是教育孩子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教育政策必須體現(xiàn)出家長的意見和觀念,因此,他才決定出戰(zhàn)市選。
他介紹,他的參選政綱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學區(qū)安全環(huán)境、提升教育質量及關注家長權益。對于《性別取向及性別認同》政策(SOGI),他認為,教育局不應該在學校推廣任何理念,而是應不去強求,秉持中立態(tài)度。他雖然支持制定在學校保護少數(shù)群體權益的政策,但《性別取向及性別認同》政策并不全面,缺少了對交流與溝通的關注。
另一名獨立候選人李劍如于2004年起定居列治文,他是一位幼兒教師,同時,他還注重從事公益事業(yè),熱心服務社區(qū)。他曾擔任選舉義工、中文論壇管理員義工,組織家庭活動,出任學校家長委員會成員。同時,他還組建了多個家長微信服務群,服務上千名家長。他表示,若能競選成功,他將注重于尊重家長的權利,以保護兒童權益;增強校區(qū)和家長溝通,以提升家庭的參與度;提倡公立學校開設漸進式中文課程;增加對特殊需要兒童的支持。
曾任溫哥華學委的胡慧儀和鄧立勤(Ken Denike)加入新政黨——溫哥華聯(lián)盟(Coalition Vancouver),并宣布再次參選學委,致力要改善溫市學校兩大問題——特定專業(yè)技能教師短缺和影響到溫市學校內的鴉片類藥物危機。溫哥華聯(lián)盟的市長候選人為楊蕭慧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