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這四十年:回家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廣大海外僑胞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來華投資的先行者和主力軍,是中國面向全球、擴大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梢哉f,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中,華僑華人功不可沒。
“‘僑’這四十年”主題征文活動啟動后,海內(nèi)外投稿紛至沓來。即日起,一篇篇佳作將陸續(xù)刊出,展現(xiàn)華僑華人與中國同行的四十年。
——編者按
回家
祝奇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p>
我在九歲前學習到這首詩,當時年紀小,搖頭晃腦只知道背誦。出國十年,才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詩人下筆時的悲痛。
十年前,我的父母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舉家遷往烏克蘭。許多人都羨慕在海外的人,以為他們有光鮮亮麗的生活,但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在烏克蘭感受呼嘯的寒風,想起我的家鄉(xiāng),那些溫柔的面孔,巨大的落差讓我失落萬分。我走在人群中,一雙雙藍色的眼眸中只有我這雙褐色的瞳孔。語言不通,我聽不懂,也不會說,孤獨感每天都在增長。
我在國外時常常想,為什么那么多人卯足勁想出國,在我心中,中國才是我永遠的家!中國,萬里河山,無數(shù)資源,哪里比國外差了?我想要回到我的祖國,我想在我的國家去打拼我的未來!
于是,時隔十年,我終于再次回到了我記憶中溫暖的故鄉(xiāng)。但是一切都好陌生,曾經(jīng)嬉笑打鬧的伙伴如今各奔東西。我想再像十年前一樣,召集三五好友一起去打籃球,我還想再和十年前一樣,在樓下庭院里看季節(jié)變換……可是我知道,再回不去從前了。
我從廈門回到新疆,十月份的新疆分外寒冷,寒風呼嘯,冷空氣從鼻腔直抵心臟。我穿著短褲走在人煙稀少的大街,只看得見天空點點星光。我走向我阿叔家,熟悉的暖光照亮了黑夜。那個寒夜,阿叔和我談了許多。談起夢想時,他眉飛色舞:"大房子,好收成,家庭和睦,國家安康。"我看著阿叔眼里的期望,心想他的愿望一定會實現(xiàn)。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飛速發(fā)展?;ヂ?lián)網(wǎng)開啟新時代的大門,人們開始用網(wǎng)絡豐富生活。網(wǎng)購,共享單車……在這樣一個時代,資源高度共享,人人都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有新機會、新希望。
阿叔笑臉下的新疆,仿佛還是十年前我記憶中的那個新疆,人們親切友好,一直對生活充滿希望,會憧憬未來,眼里有光。
我始終相信,國家由個體組成,如果總有人滿懷希望地生活,總有人善良地看待世界,總有人用熱情和溫暖擁抱他人,那么這個國家一定是一個有溫度的國家,它一定在前進。
十年,從離開到歸來,我深受感動,為這一份感動,我愿意終生奮斗,用自己所有力量推動這個大家前行。
我要在這片土地開始新生活,學習專業(yè)知識,用我的熱情熱血開創(chuàng)一所學校,教學方法中西結(jié)合,讓學生們都能夠有所得,讓他們有一個不后悔的學生生涯!
雖然這個想法不夠成熟,但我相信,在這樣一個國家,這樣一個時代,征程雖遠,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作者祝奇浩,烏克蘭華僑,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學生。指導老師: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