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哈佛招生歧視案持續(xù)庭審 招生涉及200個變量

2018年10月27日 11:17   來源:法制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圖為10月15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反對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學生的抗議者在審理哈佛大學招生歧視亞裔案的波士頓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前展示標語牌。   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圖為10月15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反對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學生的抗議者在審理哈佛大學招生歧視亞裔案的波士頓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前展示標語牌。   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原標題:哈佛招生歧視案持續(xù)庭審

  本報駐美國記者 陳小方

  美國哈佛大學招生涉嫌歧視亞裔案自10月15日在波士頓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開審以來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這一案件的庭審將持續(xù)三周時間。除了控辯雙方的唇槍舌戰(zhàn)之外,連日來的庭審也幾乎成了一場哈佛招生揭秘會,讓人們得以罕見地一窺美國最頂尖大學的神秘招生過程。

  招生涉及200個變量

  與本案相關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哈佛每年究竟是如何從數(shù)萬份申請中篩選出幾千個錄取名額的?其中是否存在原告“學生公平入學”組織所說的對亞裔的歧視現(xiàn)象?

  在本次庭審中,法庭的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名普通高中生可能被錄取為哈佛學子的各種因素:學習成績、考試分數(shù)、意向專業(yè)、個性評分、族裔、家庭背景、地理位置等。根據(jù)哈佛在庭審前的一次入學數(shù)據(jù)分析,這些變量多達近200個。

  已在哈佛大學擔任30年招生主任的菲斯蒙斯解釋稱,他們的工作就是要確保這些因素以公平的方式發(fā)揮作用。

  哈佛大學也將一些學生的材料作為證據(jù)提交給了法庭。例如,一名來自越南的學生,考試成績只屬中等,但同樣被錄取,原因在于他表現(xiàn)出了“富有感染力的快樂個性”。另一位被錄取的學生分數(shù)也不高,除了她曾在一個管弦樂團擔任第一小提琴手和擔任過學生會主席所顯示出來的領導力外,更重要的是老師們的評價。老師們評價她是一個“談吐得體、雄心勃勃、幽默風趣的人”。

  據(jù)報道,庭審中揭秘的一些情況雖然支持了哈佛“最挑剔”的精英學校的名聲,但另一些因素,特別是個性評分中的主觀成分,也顯示了錄取決定“有點任意”。

  哈佛將申請人分為14個不同類別,并給每人評出1至6的等級。1代表錄取概率最高,而6則不可能錄取。這些評級不只是依據(jù)“學術能力評估測試”分數(shù)等客觀指標,也包括個性評分,如性格特征、面試感受等主觀判斷。

  法庭文件和庭審證詞還揭示了哈佛的一些招生特別渠道,如“額外考慮”提高了申請人的錄取概率,“院長關注名單”是有勢力的申請人的花名冊,“Z名單”則是學業(yè)一般的學生通往哈佛的一種后門。

  亞裔分數(shù)門檻最高

  15日以來的庭審也證實了哈佛在招生中確實對亞裔提出了更高的分數(shù)要求。

  這也是原告“學生公平入學”組織在2014年起訴哈佛歧視亞裔生的一大指控緣由。指控稱,亞裔美國人雖然擁有最高分數(shù),卻只有最低的藤校錄取比例,這顯然不公平。

  菲斯蒙斯在法庭作證時承認,亞裔生需要有更高的分數(shù)才能被錄取。他說,對于非裔、印第安人和西裔生,如果在總分為1600分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中獲得1100分,就可以被錄取,但亞裔生則需要高出250分,其中,女生要達到1350分、男生為1380分。

  原告律師洪斯稱,“這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狈扑姑伤箘t反駁稱,校方瞄準某些群體是為了“打破循環(huán)”,以吸引那些通常不考慮申請?zhí)傩5娜颂岢錾暾?。他還稱,哈佛會以低至1310分錄取人口稀少地區(qū)的白人學生,但不會以這個分數(shù)錄取同一地區(qū)的亞裔。

  原告方首席律師莫塔納指出,在如勇氣、可愛等個性評估方面,哈佛給亞裔生打出的分數(shù)要較其他族裔低得多,這是“讓種族偏見的狼從前門進入”。

  哈佛大學一份2013年的內部研究顯示,如果錄取時僅考慮學術成績,新生中亞裔的比例將達到43%,而非裔只有不到1%。但哈佛10年來的招生情況顯示,亞裔平均只占新生整體的18.7%,非裔為10.5%。

  報告顯示,在加上其他因素后,亞裔是錄取比例下降的唯一族裔群體。根據(jù)報告,在加上是否喜愛及擅長運動、校友傳承等因素后,亞裔申請人獲錄取的比例將下降至31.4%;如再加上課外活動及個人評分,亞裔申請人的錄取比例則繼續(xù)下跌至26%。

  菲斯蒙斯否認個性評估是對亞裔的“懲罰”,強調這只是哈佛“全面評估”中的一部分。

  辯方律師威廉·李也否認歧視指控,稱族裔只能幫助有潛力的學生,因為校方從不認為申請人的族裔是負面因素。

  金錢血統(tǒng)是敲門磚

  根據(jù)庭審,盡管哈佛聲稱其錄取是依據(jù)“全面評估”,但在實際中,許多特殊因素,尤其是金錢和血統(tǒng)等,則備受青睞。

  哈佛大學教授拉杰·切堤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哈佛只有3%的學生來自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家庭,而50%的學生來自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家庭。

  世紀基金會進步智囊團的學者理查德·卡倫伯格在庭審作證時說,哈佛大學的高收入學生人數(shù)是低收入學生的23倍。他認為,如果取消對富人和良好關系的偏好并采取“種族盲目”的招生方式,哈佛可以實現(xiàn)種族和經(jīng)濟多元化。

  在庭審中,原告方律師出示了多份電子郵件,顯示出哈佛招生與大額捐款的關聯(lián)。這些哈佛內部電子郵件顯示,校方高層會對那些與主要捐贈者有關系的學生作出特別批注。在2014年的一封電子郵件里,一個網(wǎng)球教練感謝哈佛為一名學生進入哈佛“鋪上紅地毯”,因為這個家庭捐贈了110萬美元。

  此前一年,哈佛招生主任還因錄取了一些很有“油水”的學生而獲得該校研究生院院長的贊揚。被錄取的一名學生與一個捐贈者有關系,而那個捐贈者承諾出資蓋樓和設立獎學金。

  菲斯蒙斯斷然否認這些指控。他稱,哈佛并沒有隱瞞他們考慮的因素,那些因素都在招生材料中提及,如課外活動及校友傳承等。

  菲斯蒙斯稱,考慮錄取捐款者親人對于哈佛長期的財政很重要。他說,“為了提供獎學金,我們需要獲得必要的資源,這對于學校的長期實力而言很重要?!?/p>

  菲斯蒙斯稱,他們會制定一份特別潛在的申請人名單,并予以密切關注。每年的名單上都有“幾百人”,其中有大額捐贈者推薦的人,有哈佛大學教授和校友推薦的人,還有他自己在美國各地為哈佛大學招生時遇到的人。

  在被問到“名單上的每個人是否都會被錄取”時,菲斯蒙斯回答說,“幾乎?!彼瑫r補充說,每個人的申請過程都是一樣的,要經(jīng)過由40人組成的錄取委員會的審查。

  但是,哈佛內部電子郵件顯示,一些捐贈者的親屬表現(xiàn)很糟糕,但最終也都被錄取。

  主審法官也曾被拒

  本案的主審法官阿利森·戴爾·伯勒斯也曾被哈佛拒絕過。

  據(jù)報道,伯勒斯法官不僅是哈佛的畢業(yè)生之女,她自己也曾申請過哈佛,但被拒之門外。根據(jù)哈佛大學的記錄,伯勒斯法官的父親沃倫·伯勒斯于1945年在哈佛學習,1947年畢業(yè)。

  伯勒斯法官的這一經(jīng)歷在庭審中一度引起關注。10月22日,有人群發(fā)電子郵件稱,伯勒斯法官對哈佛心存偏見。郵件說,“聯(lián)邦法官隱藏了她自己遭哈佛拒絕的痛苦經(jīng)歷。”

  當天一開庭,伯勒斯法官就將涉案律師叫到法庭前方,就群發(fā)郵件問題進行了討論。雖然這種討論是不公開的,但看得出引發(fā)了相當程度的爭論,不過,也傳來幾陣咯咯的笑聲。伯勒斯法官在庭審中并沒有談及被哈佛拒絕后的感受。

  在媒體的追問之下,雙方律師都表示,他們不希望伯勒斯法官回避本案的審理。他們稱,自2014年11月立案以來,伯勒斯法官一直負責處理本案,她的回避將使案件進程受到嚴重干擾。

  事實上,在群發(fā)郵件發(fā)生之前,伯勒斯法官就在庭審前的程序中披露了自己的經(jīng)歷。在被哈佛拒絕后,她進入了米德伯利學院,并于1983年畢業(yè)。

  不過,報道也指出,要找一位沒有上過哈佛大學的法官并非易事。波士頓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的13名法官中就有9人上過哈佛。

【責任編輯:史詞】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