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擬采取措施防止外籍勞動者過度向都市集中
中國僑網12月1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共同社當地時間13日采訪政府相關人士而獲悉了《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等成立后將啟動的擴大接納外籍勞動者新制度的全貌。確定制度方向性的基本方針寫明將采取措施防止外國人集中在大都市圈。
各領域運用方針與國會答辯一致,指出將在明年4月起的5年里累計接納最多345,150人,農業(yè)和漁業(yè)允許以派遣方式雇用。包含外國人支援內容的綜合對策寫明將推進各種行政服務的多語種化。
日本政府最快將在25日的內閣會議上決定基本方針,各領域運用方針等也將于年內敲定。另一方面,據悉在截至去年的10年內,含技能實習生的外籍勞動者因工傷死亡的人數達到125人。在外國人勞動環(huán)境的驗證及改善未有進展的情況下,對導入新制度的批評或將升級。
基本方針指出,為避免外國人過度集中在大都市圈等,“將努力采取必要措施”,并與相關部門攜手以防出現失蹤者。
方針還要求相關省廳就人手不足導致需要接納外籍勞動者的情況做出客觀具體說明,并表明將以各領域運用方針中記載的接納預估人數為上限進行運用,除非經濟形勢發(fā)生較大變化。
接納的外籍勞動者工資需達到與日本人同等以上水平。對于持新在留資格“特定技能1號”的外國人,支援內容包括了出入境時的接送、住宅確保、新生活指導、日語學習支援和行政手續(xù)的信息提供等。
各領域運用方針將14個行業(yè)列為接納對象。除各行業(yè)的技能考試外,還將新設共通的日語能力判定測試(暫稱)。如果在現行的日本語能力測試中獲得能夠理解基礎日語的“N4”以上認定,可作為替代。
雇用方式為全職,原則上采用直接雇用,但工作量隨季節(jié)變化的農業(yè)和漁業(yè)也可采用派遣方式。各行業(yè)將分別列出主要業(yè)務內容,護理不包含上門服務。同行業(yè)或業(yè)務內容相似的話,也允許跳槽。
綜合對策中規(guī)定將支援設立多語種應對行政和生活咨詢的統(tǒng)一窗口。作為推進多語種化的項目,列舉了醫(yī)療、把災害信息從中央傳至地方政府的全國瞬時警報系統(tǒng)(J-ALERT)、110報警和駕照考試等。
新制度相關省令的框架草案也已明晰。接納的外國人年齡需在18歲以上,接納單位有義務在其希望暫時回國時給予休假、在其無法籌措回國旅費時代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