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校華裔學生分享經(jīng)驗:申請大學看興趣和專長
中國僑網(wǎng)1月31日電 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從高中跨入大學,開啟了人生旅程的又一扇大門。但大學課程難、壓力大,特別是菁英大學新生們往往面臨嚴峻挑戰(zhàn)。柏克萊加大(UC Berkeley)政治系華裔生沈佩鴻(Kristie Pui-Hung Sham)將于2019年5月畢業(yè)。她的經(jīng)驗是有困難主動找?guī)椭?,盡快適應(yīng)校園文化;申請大學首要適合個人興趣和專長,不介意別人看法。
沈佩鴻說,柏克萊加大提供的課程很有趣也很有壓力。她在學習過程中也遭遇不少挑戰(zhàn),需要付出額外努力,尋找輔導資源,與教授和助教交談。另一方面,她積極融入校園生活,加入感興趣的俱樂部和學生組織,結(jié)識志同道合朋友,獲得啟發(fā)和支持,幫助她盡快融入校園文化。實踐使她感受到,學習遭遇困難時應(yīng)該主動尋求支持,無論同學或教授,或心理健康資源,都很重要并能夠收到實效。
柏克萊加大是全國錄取率最低的公立大學之一,競爭性很強。沈佩鴻認為,申請大學,最重要的是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興趣和專長的學校,而不是該所學校的等級或排名。申請人不要過分在乎別人的想法以及對學校的看法,否則會給自己帶來很大壓力。進入柏克萊加大以來,沈佩鴻一直專注于做自己喜愛的以及開心的事。因此,當我們考慮做什么的時候,首先想想為什么要做?從長遠來看,就會感覺更加真實和充實。而且無論做什么,自己也會考慮如何做出積極的改變。
目前,沈佩鴻正在撰寫榮譽論文,可在四年內(nèi)準時畢業(yè)。她說,在柏克萊加大校園里,她能夠?qū)W習非常感興趣的知識,期間還去了英國倫敦經(jīng)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短期留學,課程結(jié)束后又參加背包旅行。此外,她也參加過難得的暑期實習計劃,以及柏克萊加大校園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包括擔任新生培訓領(lǐng)導人,并且在課堂上輔導其他學生等,頗有成就感。
然而,令沈佩鴻最感最自豪的一件事,是她將非營利的支持大學錄取項目Matriculate,擴展到柏克萊加大,幫助那些學習好、低收入高中畢業(yè)生申請大學。目前在校園內(nèi)已發(fā)展了60多名學生顧問,并與全國170多名學生合作。她希望,大學畢業(yè)后去法學院深造,將來通過法律職業(yè)生涯,繼續(xù)幫助服務(wù)不足的群體和小區(qū)。(丁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