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位僑胞長眠坦桑尼亞 這些熱心人幫他們找到親人
中國僑網(wǎng)3月15日電 題:還記得長眠在坦桑尼亞的那35位僑胞么?這些熱心人幫他們找到親人啦!
“陳圣恩翁,廣東臺山上澤塘邊村人,民國三十年二月初七日卒。
勞潮郁,廣東開平市赤坎鎮(zhèn)石子崗,卒于1974年5月20日。
司徒福炯,廣東開平市赤坎鎮(zhèn),卒于民國二十四年7月28日。
……”
在非洲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市區(qū),距達累斯薩拉姆省長辦公室僅50米之遙,有一片荒園。園子占地大約400平方米,入口的拱門上寫著一行字——“ChineseCemetery”(中國人公墓)。共有35名逝者安葬于此,他們都是中國人。
他們是誰?為什么會遠渡重洋來到達累斯薩拉姆并在這里逝世?他們的后人又是否知道他們埋葬在此?
2013年,在坦桑尼亞工作的孟女士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這塊墓地。被發(fā)現(xiàn)時,墓園堆滿了垃圾,住著流浪漢,無人看管,四周是一片穆斯林墓園,無任何圍墻格擋區(qū)分,沒有人知道還有三十五名中國人長眠于此。
從墓碑上的文字記載可見,這些逝者卒年最早為1920年,最晚為1974年。
他們大部分來自廣東開平,其中以“司徒”“關(guān)”和“勞”姓居多。還有部分墓碑上寫著主人來自臺山、三水等地。
據(jù)當?shù)鼐用窳_哲(Roscher)先生介紹,墓地建于1950年。大約十年前還偶有中國人來祭祀拜訪,后來漸漸無人問津。
熱心的孟女士聯(lián)系了在坦桑的一些華人及朋友,并號召大家募捐籌集資金對墓園進行清理和修建。她的號召得到了在坦僑胞的熱烈響應(yīng),大家集思廣益,慷慨解囊完成了墓地清理及圍墻等修建工作。最后,孟女士還特別以每月600坦桑尼亞先令的工資聘請雇用了一名當?shù)亟處焷砜垂苣箞@。
2014年,華東師范大學的陳金龍博士曾根據(jù)碑文上的卒年推測,這35位華人極有可能為1905年至1918年間,德國殖民坦葛尼喀(坦桑尼亞獨立前稱)修建中央鐵路時從中國引入的華工。
在鐵路修建完成后,這些華工因各種原因留在了遙遠的非洲,并且再也沒能回到家鄉(xiāng)。
根據(jù)資料研究發(fā)現(xiàn),坦桑尼亞華人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91年。此后,大規(guī)模移居坦桑尼亞的華人華僑主要分三批次:20世紀30年代定居于桑給巴爾的華人;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坦贊鐵路援坦專家和技術(shù)人員;20世紀90年代來坦經(jīng)商的私企經(jīng)營者及商人。
這也就意味著,該處墓地的華人來坦時間甚至早于第一批大規(guī)模定居坦桑的華人。
2018年,孟女士因個人原因回國,不得不將墓園交由坦桑尼亞華助中心主任朱金峰管理。朱金峰接手后,通過各種渠道,利用多方資源幫助這些長眠于此的同胞尋找家鄉(xiāng)的親人,但收效甚微。
“人總要落葉歸根,我想幫葬在這里的人找到家人?!痹趶V東省友好代表團訪問坦桑尼亞期間,朱金峰專門向相關(guān)部門匯報過有關(guān)華人公墓的詳細情況,希望通過國內(nèi)僑聯(lián)的力量來幫助長眠于此的華人僑胞找到他們在國內(nèi)的后人們,為他們祭奠先祖提供必要的幫助。
小僑也一直關(guān)注著這件事情
墓碑上頻頻出現(xiàn)的廣東開平市是全國最大的“僑鄉(xiāng)”之一,早在十六世紀中期便有開平人開始旅居海外,幾百年來,開平華僑人才輩出。
經(jīng)過多番努力,開平市僑聯(lián)日前為其中一位逝者勞潮郁找到了在開平市沙塘鎮(zhèn)石子崗的親人勞怡盛。
勞怡盛稱,2018年就有人詢問過有關(guān)墓碑的事情,因赤坎鎮(zhèn)同樣也有一個石子崗,當時他不太確定,后來咨詢堂兄勞柱德后才得已確認,墓碑上的人正是自己的堂親,而勞柱德在非洲工作時還曾去墓園祭拜過勞潮郁。
由于勞潮郁去世的時候勞怡盛年紀還小,因此關(guān)于勞潮郁在坦桑尼亞的工作以及他家人的事情,勞怡盛都只是從母親和堂兄勞柱德口中得知。勞潮郁舊居與勞怡盛的老屋相對。勞怡盛住在老屋的時候,其母親也經(jīng)常提起勞潮郁。
據(jù)堂兄勞柱德介紹,他也沒有辦法聯(lián)系到勞潮郁的后人。勞柱德從非洲回來,勞潮郁后人就去美國了,沒有聯(lián)系。
至于當時是何人為勞潮郁立的墓碑,勞怡盛也表示不清楚,因堂兄勞柱德親身去祭拜過才知道墓碑的存在。
據(jù)勞柱德介紹,是當時非洲的僑胞無處安葬,后來當?shù)卣才帕艘粔K地讓那些僑胞安葬在那里。
開平市僑聯(lián)表示,希望能通過勞柱德了解更多關(guān)于逝者勞潮郁及其家人的情況,幫助尋回他的后人,讓長眠于異鄉(xiāng)的勞潮郁能夠真正落葉歸根。
如今,此處公墓的存在正是當年華僑在坦桑尼亞旅居、生活、留下足跡的歷史之鏡。
以下是安葬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華人公墓內(nèi)的逝者名單。截至目前,除了勞潮郁的消息有了些許眉目,其余的都未能找到。

請大家轉(zhuǎn)發(fā)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故事。如果你知道相關(guān)線索,可以在微信后臺給我們留言!
希望這些遠赴重洋、埋葬異鄉(xiāng)的同胞,盡早找到親人,找到他們的根!
作者:韓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