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華人留學生頻遭電信詐騙 大學支招防范
中國僑網(wǎng)7月14日電 據(jù)日本中文導報報道,近一段時間,日本九州地區(qū)相繼發(fā)生多起以華人為對象的電信詐騙案件。電話里對方假扮為中國當?shù)鼐欤e稱受害者卷入驚天要案,只有通過交納保證金證明自身清白。據(jù)福岡警方的資料顯示,僅6月份已發(fā)生3起現(xiàn)金詐騙案件,還有2起詐騙未遂。有相關人士分析,鑒于目前中國國內(nèi)對電信詐騙犯罪組織打擊力度較大,違法之徒從而將作案目標鎖定為旅居海外(日本)的華人。
“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你與某詐騙團伙往來的資料,請返回中國配合調(diào)查。如果不能及時回國,需交納保證金以便洗脫干系”。6月4日,一名正在九州大學讀研究生的中國留學生,接到了十余次自稱是中國出入境管理局和上海市警察局的來電。為示無辜,該同學隨即在第二天,分四次往騙子指定的日本銀行賬戶匯款,累計金額達43萬日元。
據(jù)日本警方調(diào)查,電話另一端的騙子操流利中文,來電顯示也為中國的國際電話號碼“86”開頭,極具迷惑性。
本案件成為福岡縣內(nèi)首個華人被電話詐騙的實例,在日本全國實屬罕見。
無獨有偶,同月7日,一名在福岡縣內(nèi)工作的30歲華人女性,接到自稱是中國大使館職員打來的電話。電話中,該名“中國大使館職員”恐嚇威脅稱,如果無法繳納保證金將被強制遣返。結(jié)果受害者如數(shù)匯出15萬日幣的“保證金”,后發(fā)現(xiàn)被騙。
熊本大學向媒體表示,學校里亦有中國留學生被相似手法騙取錢財。
一橋大學法學研究課教授王云海表示,冒充中國使館工作人員和警察的電話詐騙在去年春季前后較多,后因中國加大了對電信詐騙犯罪組織的打擊力度,“一招鮮吃遍天”的作案手法已不適用于中國國內(nèi),因此犯罪團伙將黑手伸向了防范心較弱的旅日華人。
考慮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近期九州大學制作了由中英韓三國文字組成的“防詐騙”宣傳單,張貼于留學生公告欄;佐賀大學通過發(fā)送電子郵件的方式提醒華人學生加以防范;“九州地區(qū)中國學友會”也利用微信告知華人同學;中國駐福岡總領館則提醒旅日華人莫要輕信他人,嚴防各類電信詐騙。
就在前不久,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領事部舉行了一場面向在日華僑華人的領事保護講座。針對“中國在日公民如何防止電信詐騙”進行宣講時,領事部傳授給大家?guī)讉€識別騙子的方法:1.中國警方不會通過微信等網(wǎng)絡聊天工具辦案;2.使館工作人員沒有工號。如對方涉及以上行為可判定為冒名頂替。
另外,領事部提醒旅日華僑華人,遇到疑似詐騙電話,需沉著冷靜對應,切忌浮躁慌張,必要時果斷掛掉電話,避免上當受騙。(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