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幣設計故事:團花圖案有何寓意

2019年10月17日 07:4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上官云)最近一段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幣“火”了。

  其中,面值2000元的圓形精制金質(zhì)紀念幣以及面值300元的圓形銀質(zhì)紀念幣,其精致的圖案也引發(fā)許多人的關注。

  近日,上述紀念幣設計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冠英在北京接受中新網(wǎng)(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采訪,揭秘幕后的設計故事。

金幣圖稿設計:吳冠英。受訪者供圖

金幣圖稿設計:吳冠英。受訪者供圖

  吳冠英今年64歲。他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主要設計者之一,此外,北京殘奧會吉祥物“福牛樂樂”,中國—東盟博覽會吉祥物“合合”等都出自他手。

  今年5月,吳冠英接到了一個“任務”——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計劃發(fā)行一套寓意民族團結(jié)同心,普天歡頌國慶的金銀紀念幣。吳冠英獲邀參與該項目的設計工作。

  此前,他雖曾多次擔任紀念幣專家評審組的成員,但這是第一次承接設計紀念幣的工作。接到任務后,吳冠英首先圍繞“民族大團結(jié)”這個主題篩選文化元素,花了大概半個月時間,提出了兩套不同風格的方案。

  在方案一中,吳冠英選擇了6名身著維吾爾族、壯族、蒙古族、回族、漢族、藏族等不同民族服裝的孩子,在中國結(jié)、蝴蝶、綢帶等56個喜慶元素構(gòu)成的愛心圖案下歡歌暢舞,象征56個民族群眾同賀國慶的場景。

  “這個方案比較直觀,一看就知道要表達的意思是民族團結(jié)?!眳枪谟⒑芸彀l(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最大的這枚紀念幣直徑也只有100毫米,空間有限,不可能把56個民族都放進去?!?/p>

  于是,吳冠英開始了新一輪的設計,構(gòu)思第二個方案。這次,他不再過分追求具象表達,而是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的“團花”等圖案,使用它們的象征意義。

吳冠英繪制。鐘欣 攝

吳冠英演示圖案繪制過程。鐘欣 攝

  吳冠英使用石榴、百合、牡丹三種象征“團結(jié)、和諧、繁榮”的鮮花,組成一個心形“團花”圖形。再飾以纏枝紋結(jié)構(gòu)的飄帶,在心型“團花”圖案上,又加了中國結(jié)的元素,表達“民族團結(jié)同心,普天歡頌國慶”的美好寓意。

  “圍繞這個圓形,有56朵石榴花。此外,還要留出紀念幣面值‘2000元’字樣,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文字的位置,這都是在設計里面要考慮的元素?!眳枪谟⒄f。

  最后被采用的,是方案二。他一邊現(xiàn)場手繪了一幅方案二的圖案草稿,一邊解釋其中元素的意義,“我們傳統(tǒng)的團花圖案代表了圓滿,在這里表現(xiàn)團結(jié)一心的寓意,百合象征和諧平安,牡丹寓意富貴吉祥……”

  “圖案富有象征意義,加上它本身呈現(xiàn)的美和豐富內(nèi)涵,像寫詩一樣會給人們留有想象余地。觀眾在欣賞時會不自覺產(chǎn)生代入感,覺得它雅俗共賞,既能看懂,又能感覺到跟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眳枪谟⑷绱苏f道。

  其實,包括這一次的設計項目在內(nèi),在以往的設計理念中,吳冠英都很注意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運用,從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福娃”,到殘奧會吉祥物“福牛樂樂”,以及3套生肖郵票和5套《拜年》郵票等等,幾乎都是如此。

吳冠英繪制的“清華荷園”手稿。受訪者供圖

吳冠英繪制的“清華荷園”手稿。受訪者供圖

  “我們做的設計是要講中國故事的,那也應該是用我們中國的語言去表達我們的心情,傳統(tǒng)文化完全可以承擔這個任務?!钡珔枪谟⒄f,這并不意味著直接照搬,“優(yōu)秀文化需要和現(xiàn)代元素結(jié)合起來,它也永遠不會過時?!?/p>

  在生活中,吳冠英也在留心觀察生活、收集素材。他經(jīng)常會在網(wǎng)上分享設計草稿或者創(chuàng)作心得,比如微博、比如朋友圈,樂此不疲地用作品講述故事。而靈感得來的時候,可能是在去往會場的途中,也可能是候機時。

  “從上世紀50年代到今天,我見到了我們祖國這些年的迅速發(fā)展和巨大變化;從個人角度說,我也經(jīng)歷了這么多年的設計創(chuàng)作?!眳枪谟ξ磥沓錆M希望,他說,希望通過自己的設計作品,“繼續(xù)記錄和見證祖國的發(fā)展”。(完)


【責任編輯:史詞】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