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蘇里南尋根團深圳行側記:跨越萬里 再會“故鄉(xiāng)”

2019年12月16日 14:20   來源:深圳僑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蘇里南前警察局局長Chin從字碑上找到了祖父的線索(深圳僑報/伍思晗 攝)
蘇里南前警察局局長Chin從字碑上找到了祖父的線索(深圳僑報/伍思晗 攝)

  跨越萬里 再會“故鄉(xiāng)”

  蘇里南·中國“血脈相連”尋根團深圳行側記

  12月7日的清晨,深圳市布吉街道李屋村迎來了一批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眼神急切,他們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尋根問祖。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職業(yè)……蘇里南·中國“血脈相連”尋根團卻因相同的華人血脈走到了一起,去探尋大洋彼岸同根同源的情感紐帶。

  尋根問祖 心安即是歸處

  這是蘇里南·中國“血脈相連”尋根團來深的第二天,懷揣著心愿的16位團員走進了李屋村,在當地有關部門的牽線下與本村的李氏老人及后代座談,期望在交流中找到先祖在此生活的線索?!罢掌系氖俏业淖娓?,據祖父所說他的家鄉(xiāng)就是在深圳布吉。”80余歲的蘇里南前教育旅游部部長Li-FO-Sjoe Allan Siegfried是本次尋根團的成員之一,他掏出祖父年輕時的黑白照片告訴大家,“Li-FO-Sjoe”正是祖父的中文本名,后逐漸演變成了其家族的姓氏而保留下來。

  一沓泛黃的黑白照片訴說著Li-FO-Sjoe一家對彼岸故鄉(xiāng)的眷念,即使是父親在蘇里南參加活動的照片背后,都用清秀端正的中文寫著“在華僑會所主持粵劇表演閉幕時向大家演講及報節(jié)目時的鏡頭”字樣。對親人的思念也幻化為Li-FO-Sjoe Allan Siegfried對追溯祖輩印記的向往。隔著老花鏡片,他仔細翻看著李屋村提供的李氏族譜,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尋找著與自己祖父類似音譯的名字。

  與Li-FO-Sjoe Allan Siegfried同樣來尋親的還有Lie-A-Tsoen、Ching-Yong兩位李氏后人,雖然最后并未找到同名同姓的先祖,三人依舊親切地與布吉李氏宗親手搭手交流、合影。在李家人的指引下,三人走進了位于李屋村里街的銜遠門,黛青色的街坊、摩肩接踵的店肆,引得大家不禁想象幾百年前先祖曾在這片土地安居樂業(yè)的景象。“如今的世界,在高科技的影響下瞬息萬變。然而,我還是很高興這一片舊屋在城市發(fā)展中被保留了下來,令我們能感受到先祖在此生活的情景?!彪娔X工程師Ching-Yong同時告訴大家,自己的叔叔曾從蘇里南回到中國成家立業(yè),并通過中國大使傳遞給祖父征求結婚的信件,如今這封中文家書仍完好的保留在其蘇里南的家中,仿若一根紅線牽連著Ching-Yong一家與祖(籍)國的姻緣。

  追本溯源 穿越百年的相會

  尋根團的下一個目的地來到了位于龍崗南灣街道建于1856年的觀祥古寺。這座歷史悠久的客家傳統(tǒng)佛教建筑,見證了南灣地區(qū)的發(fā)展變遷,也記載了沙灣墟世居居民的信息。蘇里南前警察局局長Chin是此次觀祥古寺尋根的主角,他用略微蹩腳的中文說出了祖父“戴定中”(音譯)的名字,祖父的家鄉(xiāng)在沙灣,而戴姓正是沙灣廈村的第一大姓氏。“找到了!他們可能就是你祖父同字輩的兄弟?!蓖械姆g人員欣喜地在捐贈修繕觀祥古寺的刻碑名錄上發(fā)現(xiàn)了戴廷光、戴廷發(fā)、戴廷福的姓名,“戴廷”與Chin所說的“戴定”音似,根據現(xiàn)存《戴氏族譜》所記載,Chin的祖父“廷”字輩應為戴氏的第八代傳人。

  據戴氏后人介紹,祖籍本村的華人華僑主要分布在牙買加、法國等地,重陽節(jié)舉行的集體祭祖時,不少本村的香港同胞和海外僑胞會回到村中參加祭祀活動。Chin認真端詳著寺內文昌宮、武帝宮、彌勒菩薩等東方古色古香的雕像與擺設,這個曾經寺市相托,香客和商賈如云的古寺,如今依然屹立在高樓廣廈間,迎來送往著這片土地孕育的子孫。“Chin這份禮物送給你。”尋根團團員靈機一閃,用白紙印著石碑描印出“戴廷”家族的名字,看著阡陌間影影綽綽顯現(xiàn)的字跡,Chin黝黑的臉上咧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在戴氏后人的帶領下,Chin來到了沙灣桂花學校舊址,“也許你的祖父曾在這里念書、上學?!苯榻B道。這座始建于民國拖屋,現(xiàn)在僅剩一門樓,門額題寫著“桂花學?!彼膫€字,部分房屋已腐蝕,只剩殘墻,Chin卻還是迫不及待的與其合影,期望將這份塵封的家鄉(xiāng)記憶帶回蘇里南。

  赤子歸家 重溫鄉(xiāng)音鄉(xiāng)情

  次日,尋根團一行造訪了龍華區(qū)觀瀾街道,這里同時也是尋根團團長李學雄的故鄉(xiāng)。李學雄跟大多數漂洋過海到異鄉(xiāng)拼搏的僑胞有著類似的經歷,李學雄在上世紀80年代的青年時代就離開了觀瀾遠赴蘇里南謀生,初到蘇里南,經歷了各種不為人知的艱辛。當地僑團組織在李學雄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初期,為他提供了便捷充足的貸款,這筆“救急金”也開辟了他今后的事業(yè)發(fā)展之路。在事業(yè)上取得一定成就后,李學雄又積極反哺于華人社團——2012年,蘇里南首屆華僑華人社團聯(lián)合總會成立,李學雄被推選為副議長;2018年,李學雄正式擔任總會會長?!安徽撟叩枚噙h,我都從來沒有忘記祖(籍)國和家鄉(xiāng)?!比缃褚堰^六旬的他回到故鄉(xiāng),心情激動不已。

  “尋根團成員有著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身份,說著不同的語言,卻同樣都擁有華人的血脈和名字?!崩顚W雄表示,此次尋根之旅意義重大,很多團員都是第一次來深,通過此次尋根之旅將加深他們對祖(籍)國和中華文化的了解。

  活動期間,尋根團還走訪參觀了甘坑客家小鎮(zhèn)、鶴湖新居、觀瀾版畫村等地,從多個角度了解家鄉(xiāng)、祖(籍)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現(xiàn)狀?!拔液芨吲d見證了團員們在中國當地政府與蘇里南官方的聯(lián)合幫助下找到自己的祖籍地。蘇里南有眾多華人華僑,他們中的許多人是我的朋友及同事,在與他們的接觸中我喜歡上了中國的文化。”蘇里南STVS電視臺記者Hiwat表示,這次的隨團采訪拍攝,令他有機會來到中國、來到深圳,雖然自己的祖籍并不在此,但仍像回到家一樣感到開心、親切。

  記者手記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尋根拜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和希望寄托,源遠流長的血脈親情是海外僑胞無法割舍的紐帶。尋根團成員以腳步丈量故土,以虔誠的赤子心表達對先祖的追思。

  此次尋根之旅不僅一解海外游子思鄉(xiāng)的愁緒,更在行走中令大家領略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這份特殊時代下造就的姻緣如今已生根發(fā)芽,也將在未來在兩國交流合作的道路上散發(fā)馥郁芬芳。(伍思晗)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