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輩舊物引發(fā)好奇 新加坡華裔女子自發(fā)“尋根”
中國僑網(wǎng)12月23日電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2015年,因為一次偶然的雜物整理,新加坡華裔林妙珍的父親找到一小疊留下來的文件,里面除了護照、身份證及簽證等證件外,還有幾張一寸左右大小的墓碑黑白照片,以及一條泛黃的小紙條。
林妙珍對這些文件非常感興趣,立刻把它們收藏起來,但過后并未把事情放在心上。直到2019年的清明節(jié),一家人去祭拜祖父時,她的叔叔因為不諳華文,無法跟孩子講述祖父墓碑上刻著的故事,令林妙珍感觸良多。
“我突然感覺到,了解家族史刻不容緩,否則我們的后代將完全不知道先輩的故事。”
照片放上網(wǎng) 請網(wǎng)友幫忙認(rèn)字
說做就做。林妙珍全情投入,從只字片語中,找到了祖父在漳州的老家地址,并把墓碑照片放上網(wǎng),要求網(wǎng)友幫忙認(rèn)字。她自稱華文程度不高,但慶幸尋根路上遇到不少貴人,大家紛紛幫她查找檔案文獻,甚至去祖父老家找人畫出老街地圖。
“我的祖母是娘惹,后代均受英文教育,華文不流利。我除了要挖掘家族中的歷史故事,還要將它們譯成英文,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年輕人了解先輩的故事?!绷置钫湔f。
在尋根的過程中,林妙珍了解到,祖父曾為本地華社捐款,也是龍溪會館和漳州會館出力不少。他重視家族及社區(qū),為造福子孫后代所作出的貢獻,深深打動了林妙珍。
“尋根是在教育后人不要忘本,永遠(yuǎn)保持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這一年來,我感覺全家人的凝聚力都因此提升了?!绷置钫湔f。目前,林妙珍已經(jīng)找到曾祖父的全名,她打算2020年親自去一趟漳州。對她而言,尋根之旅沒有結(jié)束的一天,會一直做下去,。
邀專家 教公眾讀懂家族文獻資料
2019年12月,新加坡族譜學(xué)會將舉辦活動,特地邀請來自吉隆坡的專家,教導(dǎo)公眾如何不諳華文也能讀懂家族文獻資料。族譜學(xué)會會長表示,學(xué)會希望引起本地人對族譜的興趣,同時為想尋根卻無處下手的人提供援助。
“我們盡量多舉辦一些講座和工作坊,教導(dǎo)大家制作族譜的方法。今后還希望能與非華族社團及組織合作,幫印度和馬來同胞尋根?!?王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