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中國留日學子的2019:夢想筑未來 青春譜新章

2019年12月25日 16:21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12月25日電 日本《中文導報》日前刊發(fā)年終特稿,盤點了中國留日學子2019年的成長故事?;仡欀袊羧諏W子的這一年,他們牢記留學報國初心,以奮斗的精神和青春靚麗的英姿,堅定地與祖國共同奔跑。

  文章摘編如下: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留日學子們在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的同時,還組織和參加了“中國留日同學前輩暢談留學”、東京環(huán)保公益行動、“留日學子與中國夢”研討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座談會等多項活動,以實際行動為祖國的發(fā)展奉獻力量,為促進中日世代友好作出了新貢獻。

  回首2019,展望2020,中國留日學子將銘記過去,用青春的名義譜寫新的篇章。

  “留學的對話” 中國留日同學前輩暢談留學

  4月7日,一場名為“留學的對話”的后樂講堂特別論壇在日中友好會館舉行?;顒友埖街袊v日本大使館的外交官、中國留日同學前輩等嘉賓,以演講、互動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從不同角度暢談了留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胡志平,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擔當安載鶴,日中友好會館常務理事佐藤重和,中國留日同學總會會長汪先恩等百余人出席交流會。

  從遣隋使、遣唐使到如今的海外留學潮,在中日文化交流的歷史中,留學生這一主體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1896年到2018年,我們可以看見中國赴日留學波瀾壯闊的歷史變遷。

  留學故事不僅與個人緊密相連,也與民族歷史息息相關,更是一部宏大的史話匯編?!叭罩杏押脮^后樂寮”自1985年創(chuàng)設以來,已經接納了5000名中國留學生,可謂是中國學生留日歷史長河中的“見證人”。

  “我們?yōu)槭裁匆魧W?通過留學,會帶來什么改變?”帶著諸多問題,名師大家云集日中友好會館進行了一場深度“留學對話”。

  胡志平在致辭時,談到了目前海外中國留學生的現狀,表達了國家對留學生的重視,并希望同學們學業(yè)有成,為中日友好交流做出貢獻。

  佐藤重和在活動中與參會者分享了自己留學中國的經歷與軼事,希望中國同學再接再厲,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生活愉快。

  汪先恩結合歷史資料全面梳理了“中國留日學生的歷史”,其他嘉賓也分別從專業(yè)領域對 “如何通過留學觀察日本社會”、“女性與海外留學”、“學習型人生”等議題進行了闡述,引起現場熱烈反響。

  來到自由討論環(huán)節(jié),發(fā)言嘉賓圍繞“留學中碰到的問題”、“留學的社會責任”等話題發(fā)表真知灼見,抒發(fā)留學感悟,為教育工作者和剛剛踏上留學之路的同學提供了有益材料。

  留日學子與中國夢 “我和祖國一起奔跑”主題研討會

  4月18日,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在駐日本使館教育處舉辦了“我和祖國一起奔跑”主題研討會,來自日本各地的中國留學生學友會骨干8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駐日本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胡志平及大阪、新潟、札幌、名古屋總領館教育領事應邀出席。

  胡志平在致辭中,肯定了2018年全日本學友會在開展留日學子“筑夢引航工程”中取得的成績,他通過分享陳望道、錢學森、黃大年等不同時期留學前輩的奮斗歷程,鼓勵留日學子愛國、奮斗、追求卓越,為民族復興鋪橋架路,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來自日本各地的11位地區(qū)學友會會長,分別圍繞“我和祖國一起奔跑”主題,暢談祖國發(fā)展喜悅,結合自己研究領域和人生理想,就如何積極作為、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和發(fā)揮中日友好橋梁作用發(fā)表了演講。

  研討會還專門邀請中日文化交流領域著名學者、法政大學教授王敏以“個人與社會、我們與國家”為題做了專題講座。王敏介紹了日本文化的起源及中日留學生交流的歷史,鼓舞大家要對中國文明、中國文化建立起充分自信,以更加開闊的姿態(tài)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

  與會同學紛紛表示,這次會議收獲很多,聽了各位學友會干部和王敏教授的精彩演講,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祖國在每一位海外學子心中的分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偉大的、而且預期可實現的事業(yè),每個人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大家要做好自己,早日完成學業(yè)投身到祖國建設的洪流中去。

  公益無國界 中國留學生在東京開展撿垃圾活動

  5月19日上午9時許,由日中友好會館后樂寮留學生組成的25人公益小組,于東京中野車站附近,開展了一場名為“分撿垃圾及捐步”的大型公益活動。該活動以“撿垃圾”和“捐步”為主題,活動一開始,后樂寮的中國留學生們就積極報名參與。

  當日,協會的負責人們先把撿垃圾所用的垃圾袋、夾子和圍裙分發(fā)給大家,然后介紹了撿垃圾的路線。撿垃圾先從車站前的商店街兩側開始,再擴散到附近的商鋪附近。此時,大家的情緒非常激動,這是留學生們第一次參加日本的公益活動,充滿了期待。

  之后,在協會負責人的帶領下,大家開始步入商店街。此時,商店街店鋪還沒開始營業(yè),大家自覺地兩個人一起,配合著撿垃圾。留學生們非常認真,連地上的煙頭和碎紙片都不放過,仔仔細細地檢查腳下的每一個地方。

  商店街很短,但是大家一直低頭認真搜尋著垃圾。當天的天氣也很熱,沒有一個人抱怨,反而非常認真。一圈下來,每個垃圾袋里面都收獲滿滿,之后大家把垃圾進行分類,瓶子放在一個袋子里,可燃垃圾放在其他袋子里。

  垃圾活動之后,大家進入協會為大家準備的會場里。高橋惠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做公益的心得體會。在活動的最后,大家紛紛把自己在微信運動上記錄的步數換成錢,捐給一個中國河水保護項目。雖然捐贈數目微不足道,但是大家相信積少成多,只要每個人都奉獻一點,積攢出來的力量就會非常巨大。

  活動結束時,很多留學生表示,此次活動非常有意義,讓他們看到了日本人對環(huán)保的重視,也希望能把日本的垃圾文化傳播到中國,讓祖國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

  暢談祖國70年 留日學人慶祝國慶座談會

  8月31日,在日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在東京召開座談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近30位留日學人結合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和親身經歷,暢談70年來祖國在各行各業(yè)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大使館公使郭燕、公參胡志平應邀參加,并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

  郭燕在講話中表示,70年來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跨越性發(fā)展,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和驕傲。她希望廣大在日留學生和學者繼續(xù)發(fā)揚愛國優(yōu)良傳統,為祖國發(fā)展和中日友好作出貢獻。

  留學生們紛紛表示,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感恩祖國的發(fā)展,為祖國的強大而自豪,會努力學好本領,做好接力的準備。東京地區(qū)公派生聯誼會會長梅旭濤表示,“我與我的祖國,心永遠在一起。學成按期歸國,為國服務。”

  學者們紛紛表示,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在外華人華僑越來越有底氣有自信,愿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繼續(xù)以各種方式回報祖國,為國服務。

  中國留日同學總會會長汪先恩表示,1915年由李大釗等留日先輩創(chuàng)立的中國留日同學總會,一直積極努力推動中華民族的振興和中日友好交流。作為當代留日學人,為祖國的發(fā)展作貢獻是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胡志平在發(fā)言中說,新一代留學生的發(fā)言激情澎湃,老一代學子的發(fā)言深情依舊,充分表達了留日學人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美好祝福。留日學人在中國革命、建設、發(fā)展各個階段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大家對祖國發(fā)展和民族振興再建新功。

  文藝晚會慶華誕 學子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9月23日,留日學子在東京國立奧林匹克青少年紀念中心舉行文藝晚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此次活動由全日本中國學生學者友好聯誼會、中國留日同學總會聯合主辦。近千名在日中國留學生、華人學者、中國駐日本使領館外交官及日本各界友人歡聚一堂,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日本參議院議員文部科學大臣政務官佐佐木沙耶香、經濟產業(yè)大臣政務官中野洋昌、橫濱國立大學校長長谷部勇一、中央大學校長酒井正三郎、圣心女子大學校長高祖敏明、全日本華人華僑聯合會長賀乃和、名譽會長顏安以及留學生導師和友好團體代表應邀出席晚會。

  晚會開始前,全場起立高唱國歌??足C佑在致辭中,首先對留日學子通過精心準備文藝晚會送上對祖國生日的美好祝福表示肯定,并代表祖國人民向廣大留日學子致以節(jié)日的親切問候。

  孔鉉佑講道,希望廣大留日學子繼續(xù)發(fā)揚愛國報國優(yōu)良傳統,不忘留學初心,牢記報國使命,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促進中日世代友好作出新貢獻。

  全日本中國學生學者友好聯誼會會長楊東瀛,代表12萬在校留學生和幾十萬在日老留學生,為新中國70周年華誕送上衷心祝福。他提到,留學生懷著喜悅的心情,從半年前開始準備這場晚會,現在呈現給大家,希望晚會能帶給大家滿滿的感動。

  中國留日同學總會會長汪先恩表示,非常高興能與年輕一代留學生共同舉辦國慶晚會,作為中國人看了這臺晚會,感到激動自豪。70年來,祖國家鄉(xiāng)變化天翻地覆,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大家會繼續(xù)為祖國的發(fā)展和科技創(chuàng)新貢獻力量。

  晚會在《我和我的祖國》全場大合唱的歌聲中落下帷幕。廣大留學生紛紛表示,是祖國的生日讓大家歡聚在一起,這臺晚會讓大家感受到了祖國70年來的日益強大,以及作為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尤錫川)

【責任編輯:史詞】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