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學子:成立“SHIL”捐助組 用行動助力抗疫
留英學子:成立“SHIL”捐助組
2月26日,由中國留學生組成的SHIL英國捐助組購買的最后一批防護物資到達謝菲爾德,將和捐助組購買的前幾批物資一道通過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運回國內。
捐助組的發(fā)起人胡昊是謝菲爾德大學音樂系的一名在讀碩士生。據他介紹,捐助組的名字有著特別的含義,“S代表謝菲爾德,H寓意廣闊無限,I寓意行事穩(wěn)妥,L代表組織和社會各界之間的愛?!?/p>
為了早日將防護物資送到醫(yī)護人員的手中,捐助組成員一直在和時間賽跑。
用行動助力抗疫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胡昊就時刻關注著相關信息。曾就讀于武漢音樂學院的經歷,讓他對武漢有很深的感情,再加上家人中不少在醫(yī)療系統(tǒng)工作,更是讓他對醫(yī)務人員工作的辛苦感同身受。2月2日,胡昊讀到《我在金銀潭重癥監(jiān)護室》一文時,被文中所描述的醫(yī)護人員醫(yī)療防護物資缺乏的情況所觸動,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
“我知道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國留學生,也知道募捐活動會面臨很多挑戰(zhàn)甚至質疑,但我還是希望能為國家做些什么?!弊罱K,胡昊決定放棄既定的旅游計劃,馬上行動起來,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地時間2月3日,胡昊完成為武漢醫(yī)護人員募集防護物資的項目計劃書;2月5日團隊成立,設立采購部、運輸部、審核部等,2月9日收到第一筆捐款。
中國留學生是有擔當的
“90后”的胡昊和捐助組中的大多數成員之前均沒有組織募捐活動的經驗,千頭萬緒的事務撲面而來,讓他們面臨多重挑戰(zhàn)?;顒觿倖訒r,有兩天,胡昊從早上起床就開始接打電話,對接聯系運輸渠道、物資渠道等,一天忙過去,到了晚上才想起自己一天沒吃飯,只好沖一杯維C泡騰片應付過去。
胡昊還記得募捐活動方案敲定后,捐助組成員跑到一家家華人餐廳中,請其協助發(fā)放募捐活動傳單,雖然那幾天天氣不好,但大家還是忙活到晚上七八點鐘;他也記得2月9日凌晨近3點時,團隊成員還在語音溝通。“大家的艱辛付出是最讓我感動的事,從中也可看到中國留學生的責任心、愛心和擔當?!焙徽f。
在募捐活動發(fā)起后,捐助組也曾遭遇到質疑。“質疑是好事,證明大家在關注這件事。這時候,我們需要清晰講述正在做的事情和解決方案是什么,慢慢地建立起大家對捐助組的信任?!焙徽f,“募捐不僅需要勇氣、愛心,還需要耐心和細心?!?/p>
值得欣慰的是,捐助組成員的努力漸漸有了成果,截至2月17日24時,SHIL英國捐助組共籌得4000多英鎊,幾批醫(yī)療防護物資陸續(xù)運抵謝菲爾德,近日將發(fā)回國內醫(yī)院。(趙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