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星島日報》:專家支招隔離期間長者緩解焦慮
中國僑網4月1日電 據(jù)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有加拿大注冊心理治療師認為,長期自我隔離,有引發(fā)抑郁癥的風險,建議年長者定時看新聞、做一些讓自己放松的事情、和家人交流。
加拿大注冊心理治療師伍惠儀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包括年長者在內的民眾,如長時間自我隔離或封閉,對精神健康會有影響,最明顯的例子是易有抑郁征狀,若缺乏與人互動的交流,思維或會越想越偏。
她建議家人告訴年長者,現(xiàn)階段的自我隔離措施,是出于保護,他們在家很安全,而且是暫時性的措施。家人也可打電話和年長者交談,或教他們使用社交媒體,發(fā)短訊或視頻給年長者,讓他們覺得與人有聯(lián)系。家人也可以鼓勵年長者整理過往的照片,重恰昔日的歡樂時光。鄰居如果知道有年長者獨居,也可以協(xié)助做飯,放在門口,讓他們不會感到孤單。
伍惠儀指出,一些年長者或因新冠肺炎疫情感到擔憂和不安。她建議年長者,每天只是看1小時相關新聞,寫下自己的擔心,此后就不再去想,以免長期處于恐懼狀態(tài)。若難以制止,需要透過練習去掌握。她建議年長者可專注做一些能分散注意力的事,如果察覺自己越來越擔心或焦慮,就去洗澡、洗衣服、和家人打電話等。但也不宜抑壓憂慮,強迫自己不要想,因為這些情緒需要適當?shù)匦?,兩者之間要取得平衡。
她建議年長者,多做一些令自己開心或放松的事,例如放松練習,或看喜劇等。年長者也可關心他人,幫其他人,這也會令自己開心。年長者還可聯(lián)絡很久沒聯(lián)系的朋友。
她認為,不只是年長者,其他年齡的民眾,若因疫情感到擔心,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去舒緩憂慮情緒。(楊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