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國門一線”的歸國留學生志愿服務團
(抗擊新冠肺炎)守在“國門一線”的歸國留學生志愿服務團
中新社北京5月1日電 題:守在“國門一線”的歸國留學生志愿服務團
作者 吳侃
近期,作為北京疫情防控的重點,在首都機場、入境人員集散點、集中隔離觀察點等外防輸入的重要防線上,活躍著一群歸國留學生志愿者,他們發(fā)揮語言優(yōu)勢,為入境人員提供多語種的志愿服務。
“看到北京朝陽區(qū)僑聯(lián)發(fā)布的‘國門一線’志愿服務團團員招募令,沒有猶豫就報名了,沒想到自己成了志愿服務團的‘第一人’?!背枀^(qū)僑青會副會長劉哲說。
劉哲回憶,當天他去到新國展入境人員集散點已是傍晚,目光所及之處,都是穿白色防護服的“小雪人”,沒有過多時間培訓和準備,劉哲穿上防護服就直接上崗了。
第一個夜班,從18時到第二天早上6時,劉哲不停地錄入信息、不停地翻譯、不斷協(xié)調(diào)各種突發(fā)狀況,“那天我脫掉防護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沖向廁所?!?/p>
“有一次,我去地壇醫(yī)院接做完核酸檢測的外籍人士,有兩個人怎么都聯(lián)系不上,我在醫(yī)院一個個角落找,急得全身是汗,護目鏡上蒙著水汽?!眱蓚€小時后終于找到了,原來他們?nèi)×藱z測報告后迷路了,凌晨三點,劉哲終于把他們送到隔離酒店。
劉哲告訴記者,即便是在極度困倦的時候,他也沒有一絲退縮的想法,反而更期待下一個任務,“雖然有本職工作,但我覺得當志愿者那段日子,很充實,很有成就感?!?/p>
海歸志愿者饒良工作的地方在中石化干部學院,這里曾是朝陽區(qū)的一個外籍人士留置點,入境的外國人要在此做核酸檢測并等待結(jié)果。
“我們要去哪里檢測?還要等多長時間?什么時候才能回家?”饒良上崗第一天,就被外籍人士們連珠炮一樣的問題給問懵了,“這個工作難在,你想不到下一個遇到什么樣的人,他又會給你出什么難題。”
曾有一個外國小伙拒絕隔離,因為他認為和他同機的一個朋友沒有被隔離,饒良與他溝通了三個小時無果,只有千方百計地找到了那位朋友?!拔艺埶l(fā)來了在隔離酒店的照片,才終于說服了小哥去隔離?!?/p>
后來,饒良詳細梳理集中觀察流程,并做成了電子表格,發(fā)給每個來到這里的人?!斑@樣一來大家就能弄清該做什么,不配合的情況明顯少了?!?/p>
孫伯騖在西班牙學習生活過5年,諳熟西語,他的工作是在新國展集散點提供西語志愿服務。
“曾有一個阿根廷的小姑娘,在登記處情緒不穩(wěn)?!睂O伯騖用西語和她交談后了解到,她沒什么錢,擔心隔離需要支付很大一筆費用,才會情緒失控。
孫伯騖和她解釋,隔離的酒店有不同的價位可以選擇,不用花很多錢,阿根廷姑娘逐漸穩(wěn)定下來,同意去隔離酒店。在孫伯騖看來,與入境人員交流,最重要的就是“交心”。
孫伯騖4月中旬結(jié)束了志愿服務工作,那時新國展轉(zhuǎn)運中心也已經(jīng)暫時閉館了,但仍不斷地有海歸同學和朋友發(fā)微信咨詢他,怎么報名成為志愿者。
“現(xiàn)在他們中有一些去了首都機場和隔離酒店,繼續(xù)為入境人員做志愿服務?!睂O伯騖說,“作為歸國留學生,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們就會義無反顧地頂上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