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疫情影響嚴重 美國華人小商家投資開店終成空

2020年09月02日 11:32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9月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很多洗衣店、禮品店、小吃店、飲品店等便利個人日常生活的小商家,在疫情中突然停業(yè)、悄無聲息退出了大家的視野。

新冠肺炎疫情給小商家租戶帶來巨大的壓力,社區(qū)轉租店面增多。(美國《世界日報》記者劉大琪 攝)
新冠肺炎疫情給小商家租戶帶來巨大的壓力,社區(qū)轉租店面增多。(美國《世界日報》記者劉大琪 攝)

  在曼哈頓華埠賣紐約市相關紀念品的呂Jennifer,近日在店門口貼出“結束營業(yè)大甩賣”的通知,忙于清理存貨:一大盒明信片三元(美元,下同)、每頂鴨舌帽三元、童款短袖每件一元、鑰匙鏈三個一元……許多新老客人來店里和她打招呼、聊天、隨手買幾樣紀念品,她總是熱情地再送客人幾樣,給大家多留一些美好的回憶,記住她的店、也記住她這個人。

  呂Jennifer約30年前從中國臺灣移民到紐約,先是給別人打工,后來和朋友合開Spa店,再轉做禮品店。作為需要撫養(yǎng)兩個孩子、生活負擔重的單親媽媽,她努力工作、從不閑著,生意最好的時候,在華埠拉菲逸街(Lafayette Street)同時經營著三家禮品店。

  后來孩子大了,也不愿意接手這種傳統(tǒng)生意,呂Jennifer沒有精力打理三家店的生意,就結束了兩家大店,僅保留了拉菲逸街和獲架街(Walker Street)的一家小店。四年前,她又接手獲架街上的另一家店面,打算分成三塊區(qū)域經營——臺灣小吃車輪餅、發(fā)廊、足底按摩。車輪餅店率先問世,發(fā)廊和足底按摩店的空間因為需要特別裝修,就先賣著紀念品作為過渡。

  禮品店競爭大 疫情后雪上加霜

  呂Jennifer介紹,過去一年來,裝修工作一直在進行,花了幾十萬元,比如二樓的舊管道比較低,她專門請了工程師拉高位置,還新做了通往地下室的樓梯,但她滿心歡喜,“這附近沒有一家發(fā)廊,我在臺灣又是美容美發(fā)的學徒出身,合作對象也談好了”,原定農歷新年之后開始營業(yè),但疫情讓合作對象打退堂鼓、不愿再投資,“就差臨門一腳”。

  禮品店的生意這些年都不好做,呂Jennifer表示,賣紀念品的華人愈來愈少,都被印裔、孟加拉國裔代替,“一家連著一家開,競爭太多、市場很亂”,打價格戰(zhàn)打得利潤都沒了,根本賣不到合乎市場利潤的價錢,尤其是疫情發(fā)生后,游客不能來紐約,更沒有生意可做,不得已只好先關閉獲架街街角的小店,后來又關了車輪餅店,原本要做發(fā)廊的店面也在做最后的清貨,清完了就等于全部結束了。

  車輪餅是臺灣傳統(tǒng)小吃,之所以要賣這個,呂Jennifer說,純粹是想把家鄉(xiāng)的美食帶來,讓紐約客吃到家鄉(xiāng)的味道。為此她曾花七個月的時間研發(fā)餅皮和內餡,又專門將制作的模具從臺灣運來紐約,推出紅豆、奶油等經典口味,還有鮪魚玉米、芋頭蛋黃等新派口味,堅持親自做內餡、保證食材天然新鮮,自開業(yè)后一直頗受食客歡迎。

  雖然這是目前華埠、也是全紐約市僅有的一家車輪餅店,可呂Jennifer卻表示沒什么利潤,不同于做飲品用時短、速度快、成本低、利潤高,車輪餅做起來非常耗時,每次無論做一個、還是做一批,都至少要五至八分鐘,光餅皮制作就很花時間,不同口味的內餡還要提前準備,烤制過程更需忍受高溫,所以市面上幾乎沒人想做車輪餅生意。

  車輪餅客源減 難付租金終關門

  但呂Jennifer做得很快樂,“不管生意好不好,車輪餅店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意義,只要我房租付得出,能有點小零用錢,我就很歡喜做下去”。也正因真心待人,她那小小的店面總流動著大大的人情味,“我們是服務業(yè),服務業(yè)就要抱持這種心態(tài)和精神去做事”。然而也是因為疫情,過去傍晚下班時間來買車輪餅的人潮不再,沒有收入、難以承受租金,最終的結局只能是關門。

  對于近30年積累下來的生意就這樣全部沒了,客人都替呂Jennifer感到惋惜、也難以置信,但她認為做人還是要講信用,“生意做不下去、交不出租金,對房東就無法交代,房東還有房東的難處,要站到對方的立場、為對方考慮”。

  雖然虧了幾十萬元投資,但呂Jennifer相信:如果以后還有機會,她還是會再回來,“這么多年我很感謝自己的努力,因為努力才能成功,但也感謝老天還讓我健康地活著,只要身體健康就有機會?,F(xiàn)在我暫時休息一下,等有機會時再出發(fā)。”

  洗衣店沒賺頭 還面臨游民滋擾

  王華1995年赴美后,先是在阿肯色州做餐館,2006年搬到紐約,在皇后區(qū)艾姆赫斯特(Elmhurst)開起洗衣店。他回憶,當時開洗衣店的人還很少,每隔幾條街有一家,大家公平競爭,利潤比較高,“畢竟你想做太遠的生意也不行,小區(qū)民眾都是把衣服拿到附近的洗衣店去,住太遠的也不會到你這里來”。然而后來開洗衣店的人愈來愈多,到現(xiàn)在完全是飽和狀態(tài),每隔一條街、甚至每一條街就不止一家,生意愈來愈難做。

  疫情發(fā)生后,皇后區(qū)成為重災區(qū),雖然洗衣店屬必要行業(yè)、政府允許開放,但考慮到疫情兇猛,王華還是決定在最危險的高峰期關了一個月。重開后又縮短了營業(yè)時間,來洗衣服的人大幅減少,擔心共享洗衣機不安全。

  王華介紹,洗衣店創(chuàng)收主要是靠代洗和干洗,自助洗衣根本不賺錢,可過去經常要洗正裝的曼哈頓的上班族和白領們,如今都改成了居家工作,干洗和代洗銳減,大多數客人都是來店里自助洗衣,利潤少得可憐。與此同時,為了員工和客人的安全,店里還增加了不少購買清潔和防疫用品的開銷,免觸碰體溫測量儀、消毒噴霧、消毒紙巾、口罩、手套都得裝備齊全,“這些東西現(xiàn)在賣很貴的,甚至很難買到”。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疫情發(fā)展,街上的游民愈來愈多,“過去一條街可能只有一、兩個,現(xiàn)在不僅數量增加,甚至還搭起帳篷住下來,到店里來偷衣服的事時有發(fā)生”。有的游民來店里上廁所,長達一小時都不出來,在里面洗臉洗澡,有的喝醉了還直接躺在店里睡覺,因此造成的衛(wèi)生和安全問題嚇跑不少客人,令王華非常無奈。

  而王華位于艾姆赫斯特百老匯大道(Broadway)上的洗衣店,月租目前已達1萬多元。租金是店里需承受的最大成本,店里偶爾還會因沒及時清理門口和路邊垃圾、或是室內張貼的通知字體大小未達要求而吃上罰單,“他們就進店直接讓員工簽字,每張罰單少則100元、多則好幾百”。

  “沒什么賺頭,也就準備關店了”。王華說。“來美國這么久,我從來沒投過票、或參加過什么游行,只知道賺錢,但我現(xiàn)在意識到,華人和小商家不出來發(fā)聲是不行的,沒有話語權,別人就不會管你?!蓖跞A希望小區(qū)民眾拋掉“老一輩管好自家事、自掃門前雪的舊思想”,大家應該積極投票、選出真正能夠代表自身權益的民代,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紓困金額度低 只夠維持三個月

  Yelp副總裁Justin Norman表示,不管因為什么具體原因關門,聯(lián)邦政府都應給商家提供更多的幫助,尤其是少數族裔小商家,當下應立即為他們注入更多資本,“否則我們可能永遠失去他們,我們的小區(qū)和整體經濟都會變得更糟”。

  “華人小區(qū)很多小商家都做不下去了,我們經手的申請房貸、甚至拿自住房屋抵押貸款的商家,比疫情前多了四至五倍,全部是要拯救生意。”地產公司“屋新天”首席行政官(CEO)張川說,疫情讓小商家嚴重受損,不少人都因無力負擔房租而關門,那些沒有房貸壓力的猶太裔和俄裔房東,不惜給小商家開出免房租半年的優(yōu)惠條件,鼓勵他們維持或擴展生意,有的小商家也確實動了心,“但擴張能否成功、生意能否好轉,還是個未知數”。

  在法拉盛等華人小區(qū),因為很多房東還背負著房貸,所以小商家租戶要承受的壓力更大。雖然政府提供“薪資保護貸款計劃”(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簡稱PPP)、紓困金等支持,但PPP的額度并不多,“對很多企業(yè)來說,這個政策的好處也就能供他們維持生意三個月左右,且還不知道PPP或紓困金能不能繼續(xù)發(fā)下去、發(fā)到什么時候”。

  張川認為,最壞的時刻應該還沒到來,“疫情上半年突然來襲時,很多人還有些過去積累的底子”,現(xiàn)在底子用得差不多了,小商家還會面臨相當的挑戰(zhàn),“最難的時候或許會在今年底、明年初出現(xiàn)”,并且沒有理想的應對方式,“既然不能開源,現(xiàn)在就只能先節(jié)流”。(劉大琪)

【責任編輯:陸春艷】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