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華人律師分析疫情下開學利弊 吁關注家暴問題
中國僑網(wǎng)9月21日電 據(jù)《歐洲時報》報道,九月開學,絕大多數(shù)西班牙家長都把孩子送回了學校。把孩子送回學校的利弊在哪?西班牙政府為何堅持開學?《歐洲時報》專訪西班牙中國律師事務所主任季奕鴻律師。他介紹了疫情下開學的利弊,并結合未成年人教育中容易發(fā)生的問題,提醒旅西華人注意家暴問題。
西班牙為何堅持開學?
西班牙迎來開學季。即使在日增過萬的情況下,西班牙還是復學了。新聞上說,在加泰羅尼亞地區(qū),有4000個孩子沒有去上學,在馬德里也有幾千孩子沒有去學校報道。但絕大部分的人還是去上學了。開學一周,已經(jīng)有200多個學校有人被感染。
季律師說,疫情如此嚴重,很多旅西華人都覺得不應該開學。季律師說,其實從國家管理者來說,開學也是權衡再三而做出的決定。
首先,由于疫情,西班牙的孩子們已經(jīng)有半年沒上學了。西班牙目前的疫情不太樂觀。按照現(xiàn)在的情況,疫情在半年或一年內(nèi)都是控制不了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會考慮,小孩有可能兩年不能上學。如果孩子不上學,家長就沒法上班。
其次,就是考慮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小孩是有同學、有朋友的。一年半載都見不到朋友,心理上也會不健康。旅西華人較多地是考慮生理健康,認為安全第一。 這是兩種不同的看待問題的方式。西班牙堅持開學,主要是從孩子的心理健康考慮后作出的決定。如果華人寫信給學校說由于學校保護措施做得不好就不去,其實并不能免除法律責任的。而且,寫信給老師之后,如果到時候檢察院要處罰一批家長,那么信就是證據(jù)。
因此,季律師建議,要是能拿到醫(yī)院的證明,證明孩子真的身體不好,那么不去上課,也沒有關系。但西班牙人還是主張把孩子送去學校的。畢竟小小年紀在家里荒廢不是辦法。如果孩子感染回家了以后,國家出臺了“我照顧”(Me Cuida) 計劃,可以讓工薪階級調(diào)整工作時間來照顧孩子。
季律師表示,在后疫情時代,這可能是一個趨勢。目前能做的,就是做好防護措施,努力適應大環(huán)境。
未成年人受法律保護
開學之后,比較容易發(fā)生的問題就是家暴。很多旅西華人一不小心就被學校告了。季律師在此提醒華人家長,未成年人在西班牙是受到法律保護的。1989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1996年西班牙通過了《未成年人法律權益保護規(guī)定》,因此,西班牙的未成年人主要由這兩個法律保護。西班牙學校也非常重視保護未成年人的權利。每個學校的每個老師都有如何發(fā)現(xiàn)和預防未成年人被虐待的手冊。如馬德里自治區(qū)的這本手冊就有50頁,仔細地對未成年人受虐待情況進行分類。虐待包括精神虐待、生理虐待。比較常見的是小孩子被家暴,那么就屬于生理的虐待。精神虐待指的是威脅孩子要拋棄他,或者侮辱他。如果學校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有被虐待的情況,會立刻向班主任匯報,班主任再向校長報告,就這樣層層匯報。所以,一般情況下,90%的未成年人被虐待,是由學校發(fā)現(xiàn)之后報案的。只有10%由醫(yī)院、鄰居報案。
絕大多數(shù)虐待孩子的家庭情況比較不正常。比如父母吸毒,或者家庭環(huán)境很差。在不正常的家庭里,孩子比較容易受到虐待。
根據(jù)季律師的經(jīng)驗,過去這樣的情況在華人家庭較少發(fā)生,但現(xiàn)在也有了。在華人家庭發(fā)生得比較多的是因為家長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就體罰孩子。如果家長出手太重,被學校發(fā)現(xiàn)就會被告。被告了以后,華人家長還會堅持認為自己沒有犯錯。華人認為自己作為家長,需要管教孩子。但國家又立法,要保護未成年人。該如何定義管教和家暴?季律師認為,這很難定義。這不僅是法律問題,也取決于各個學校的標準。
季律師提醒家長,盡量不要體罰小孩,尤其不要用棍棒把孩子打傷。孩子被打了以后,也會有一些反常的行為引起老師的注意。比如不敢回家,或者向老師哭訴。因此,華人家長以為只是管教下孩子,殊不知就這樣會被告上法庭。
該如何掌握好管教和體罰的度,旅西華人值得引起重視。
未成年人犯罪正在上升
另一方面,除了家暴,還有反向的家暴,即未成年人虐待父母、家庭成員也在上升。西班牙未成年人虐待父母、長輩的數(shù)字正在逐年上升。這是從2005年就開始出現(xiàn)的問題。如今,十五年過去,未成年人虐待父母的情況越演越烈。去年未成年人對家庭成員施暴的情況達到5055起。犯罪對象包括對父母,對家中長輩、對兄弟姐妹等施暴。
未成年人犯罪的數(shù)字一直在上升。在西班牙去年共有83名未成年人被判刑,該數(shù)據(jù)為十年來最高。
季律師認為,西班牙未成年人的暴力行為正在增加。這不僅發(fā)生在家庭里,也發(fā)生在學校里。分析其中的原因,網(wǎng)絡是一大因素。其次,在電子游戲里也比較容易出現(xiàn)暴力的畫面。這使未成年人較早接觸到了暴力行為。另一方面,西班牙法律對未成年人保護較多。所以會給未成年人一種錯誤的概念就是,認為暴力行為不會造成什么問題。如果在家里發(fā)脾氣、砸家具,一般父母也不會告他。因此,這就使得未成年人以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來對待暴力。西班牙的未成年人案件是由未成年人法院專門處理的。如果情節(jié)不是很嚴重,通常都是教育一下,草草結案。除非遇到情況特別嚴重的案件,如暴力搶劫、把人打成重傷,才會把未成年人關到封閉的管教中心。季律師表示,他也發(fā)現(xiàn)最近幾年未成年人案件很多。曾經(jīng)有一次去未成年人法院,一天早上有六七起案件,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正在上升。
但是,總體來說,未成年人在家庭內(nèi)施暴通常只占家暴案的1/10。絕大多數(shù)與華人有關的家暴案,除了夫妻之間的家暴,主要還是父母對孩子的暴力行為。
當然,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此外,性犯罪也在不斷增加。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非常令人擔憂。(唐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