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間的守護 紐約華埠藥房為耆老送藥上門

中國僑網(wǎng)10月9日電 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重擊紐約。在病情最嚴峻時期,社區(qū)藥房成為民眾購買防護品、退燒藥、止咳藥、維他命,及日常生活品的主要之地;開設在華人聚集的皇后區(qū)的新家家藥房,在疫情間則是極少送藥到紐約市五大區(qū)的店,除了每日配藥、送貨給200個家庭,還為弱勢的耆老家庭遞送廁紙、米糧等生活必需品,確保老年群體能在家中避疫,保障安全健康。
疫情嚴峻期許多藥房歇業(yè) 他卻拼命冒險外出
新家家藥房負責人陳熠,在社區(qū)經(jīng)營藥房近十年,疫情前就是華社少數(shù)提供藥物配送的華人藥房,他在疫情嚴峻、民眾轉(zhuǎn)為視頻看診、許多藥房選擇歇業(yè)或不愿意外送藥品、各大量販店匱乏生活物資時,力聘司機來拓張外送藥物及生活必需品服務,希望幫助皇后區(qū)法拉盛、曼哈頓華埠、布魯克林、布朗士等地耆老及家庭,不用冒著染疫風險外出。
“我們的客人近九成是耆老,他們本身抵抗力弱、行動不便,許多人是每天要打胰島素或服用數(shù)種藥物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患,也有部分人是在家隔離的新冠肺炎患者?!标愳谡f,盡管接觸的人再危險、自己曾猶豫掙扎,他仍深感自己有責任堅持為民眾送藥,“這樣能降低他們外出買藥,并把病毒傳染給他人、或是遭別人傳染的機會,心理上才能真正心安。”
外送司機做兩天就辭職 他和合伙人親自頂替
但是,外送的高風險性也讓店內(nèi)人手頻頻出現(xiàn)短缺,外送司機更常是做了兩天就辭職,讓陳熠及合伙人陳耀不得不親自頂替;“我們每天營業(yè)、每日工作十小時,平均送藥和物資給200個家庭。”陳耀說,盡管人力吃緊,他仍感謝勇敢外出為社區(qū)服務者。
為了保護復工雇員,店內(nèi)只要接到疑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單配送,陳熠都會親自攬下送貨業(yè)務;他說,醫(yī)生為保護病人隱私,開藥時不會告知藥房員工,患者是否為新冠肺炎病人,“但我們根據(jù)止痛藥、退燒藥、抗生素、止咳藥、維他命C等劑量要求,就能稍微辨別患者情況;一旦接到疑似病例,送藥時就會更加注重防護及消毒,并通過無接觸式方式完成配送”。
不在乎有沒有賺錢 只希望盡力反饋社區(qū)
盡管目前紐約疫情有所和緩,許多社區(qū)藥房逐漸重開,不少耆老仍因習慣藥房配送藥物,并遞送生活必需品等鮮少外出。陳熠說,該群體外出拿藥,意味著需冒險乘坐大眾交通工具,或到超市等人流密集地,有一定感染風險;“我們是彼此近十年的鄰居,在疫情嚴峻時堅持開店服務,也用原價提供客人生活必須品,其實就不在乎有沒有賺到錢,只希望能盡力來回饋社區(qū)”。(顏潔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