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引發(fā)身份認同困惑 在美被領養(yǎng)亞裔陷入彷徨
中國僑網(wǎng)3月31日電 據(jù)美國《世界日報》綜合編譯報道,美國亞特蘭大槍擊案在亞裔社群間引起波瀾,但是有部分亞裔群體卻在事件中感到彷徨、脫節(jié)而不知所措。原來這些群體從小由美國父母領養(yǎng)、帶大,幾乎不存在種族意識,但是槍擊案卻凸顯自己仍可能會是下一個受害者,而要融入亞裔群體又存在困難。
據(jù)估計,美國全國有20萬亞裔由美國父母領養(yǎng)、帶大。例如32歲的伯達妮·紐曼(Bethany Long Newman)雖然生在韓國,但是嬰兒時期就由白人父母領養(yǎng),從小就在肯塔基州東部的白人社區(qū)長大。
紐曼向公共廣播電臺(NPR)表示,當她聽聞亞城槍擊案的時候,第一時間是害怕,接著是心碎,“這種事情也可能發(fā)生在自己或是自己女兒身上”。但紐曼表示,她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她的想法,無人傾訴,包括自己的白人丈夫,因為“我不確定我身邊的人是否真的認為我是亞洲人”。
同樣是韓國血統(tǒng)、并由美國父母領養(yǎng)帶大的蕾?!し鹄?巴尼斯(Lacey Vorrasi-Banis)表示,雖然她的父母一直是家中兒女的支柱,但是事件發(fā)生以來,卻從未主動跟她提及此事;因為就算親如父母,“仍無法理解對其他族裔而言,這代表什么”。
中國血統(tǒng)的艾瑪·李梅(Emma LeMay)也表示,她與父母談及此事時,父母的討論是基于“發(fā)生事件”而非“她的感受”。
柬埔寨血統(tǒng)的波特(Hing Potter)則表示,被領養(yǎng)的亞裔要“不斷提醒自己是亞洲人”。
雖然這些人在長大的過程中,也會面臨到種族主義的問題,但若想要加入當前亞城槍擊案議題,又會發(fā)覺自己不得其門而入,不知從何談起、找誰談起,因為他們其實從未真正感覺到,他們究竟屬于亞裔群體,還是白人群體。
大峽谷州立大學(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教授、專注于亞裔即被領養(yǎng)群體的專家麥基(Kimberly McKee)表示,領養(yǎng)孩子的父母只在乎孩子本身,而非膚色,使孩子缺少與特定族群對話的機會,但是這些孩子同樣得面對種族主義,而他們卻從來無法真正感受到自己屬于哪個世界。(洪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