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裔外賣員發(fā)聲:我總感覺處在危險之中
中新網5月4日電 美國僑報網報道,在李有娜(Christina Yuna Lee)、閆志文(Zhiwen Yan,音譯)等亞裔遇害的新聞傳出后,紐約亞裔社區(qū)很多成員都對此深感焦慮。跟閆志文一樣同樣是紐約市一名外賣員的尼古拉斯·蔡(Nicholas Cai)在《紐約每日新聞》發(fā)文談到了這些事件對自己的影響。
全文摘譯如下:
我讀到了李有娜在她位于華埠的公寓遇害的新聞。在她乘坐出租車回家后,一名男子跟著她進入她的公寓,捅了她40刀。
發(fā)生在李有娜身上的悲劇,喚起了人們對一個較少獲得注意的問題的討論:如果亞太裔乘客越來越多面臨這種危及生命的危險狀況,那每天都在街道上奔波的亞裔網約車司機和外賣員的安全性怎么能得到保障?
我是一名華裔。過去3年多時間里,我一直在UberEats和中餐外賣平臺Chowbus擔任外賣員。前幾天,年僅20歲的華人外賣員閆志文遇害的消息讓我們社區(qū)再次為之震驚。雖然閆志文的死被認為是顧客的不滿引起,但是亞裔外賣員和網約車司機仍然對這種不斷出現(xiàn)的暴力事件感到恐懼。我們的安全也應該得到保障,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從匿名的算法背后走出來發(fā)聲的原因,我們要為了自己的權利和安全團結在一起。
自疫情開始以來,紐約市亞裔社區(qū)的種族主義攻擊事件急劇上漲,2021年比2020年暴漲356%。過去兩年時間里,我們聽到了無數(shù)像李有娜這樣的故事,越來越多無辜的亞裔遭到騷擾、傷害甚至是殺害。專家表示,這些罪行可能還存在“嚴重的漏報”。
每天我都很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而且有這種擔心的肯定不止我一個。NPR和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最近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每4名亞裔中,就有一個擔心自己的家庭成員會受到攻擊或者被當成攻擊目標。
雖然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但是我還是必須要工作。盡管現(xiàn)在紐約市的餐廳限制已經解除,但外賣訂單的增長仍然很強勁。比如我工作的中餐外賣平臺Chowbus去年收入增長達到700%。這意味著我的工作愈發(fā)繁忙。原本這是件好事,但是我卻總感覺自己處在危險之中。
我很多時候在晚上工作,工作的壓力和緊張的情緒很是讓人心亂。每當有顧客質問我的英語水平,或者朝我吼“滾回你原來的國家去”的時候,我的身體就會緊繃起來。在我去一個讓人感覺不安全的社區(qū)送餐時,我握著方向盤的手也會越來越緊。
外賣員是我的職業(yè),這份職業(yè)的特性意味著我只有每天盡可能多的送餐才能掙到更多錢。如果我拒絕太多訂單,或者得到差評,我可能就會失去自己的工作。我每周工作6天,一天10到12個小時。
很多其他亞裔司機和外賣員也跟我有同樣的感覺。我們很在乎自己的工作,但是我們也需要真正的保護,以免遭到類似反亞裔歧視帶來的危險。我們加入了一個聯(lián)盟,來爭取自己的權利。我們還要求App公司能拓展安全功能,能更多考慮自己員工的安危,而不僅僅是顧客。比如客戶追蹤、禁止使用假名等等措施,都能帶來很大的好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