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環(huán)球旅游

大英博物館的全球典藏 古埃及中國文物最具價值

2017年08月08日 16:28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作為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的私人醫(yī)生,漢斯·斯隆爵士的醫(yī)術(shù)無疑是高明的,不過其醫(yī)術(shù)普通人無從分享。然而,在斯隆爵士1753年去世后,無數(shù)民眾卻享受到了斯隆爵士留下來的文化財富——由他慷慨遺贈的七萬余件收藏品奠定了大英博物館的最初家底。

  從1805年開始,大英博物館對公眾完全免費開放。迄今為止,藏品已達七百多萬件,超過當時斯隆藏品數(shù)目的100倍,擁有古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東方藝術(shù)文物館等十幾個分館。如此豐富的珍藏令人不禁驚嘆于英國人的財力和對古代文物的真摯熱愛,不過,他們的熱愛包含了瘋狂的占有欲。當年“日不落帝國”稱霸全球,大英博物館藏品驚人的增長速度直追英國殖民地的擴張速度,大量海外文物被掠奪至此,其中又以古埃及和中國的文物最具價值。

  對中國人來說,流連在博物館第33號展廳恰似一次歸鄉(xiāng)之旅,于甜蜜中混雜著些許苦澀。此處專門陳列中國文物,從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到魏晉石佛、敦煌經(jīng)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文物均有一席之地。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目前收藏了2.3萬余件中國文物,包括乾隆帝最心愛的《女史箴圖》。

  羅塞達碑的傳奇身世

  文字的存在意義是將那些因死亡而中斷殘缺的人類思想妥善保留,不過,一旦某個民族的文字成為無人能識的天書,該民族的本來面目便不可避免地遭到湮沒。我們今天對于古埃及的種種認知都起源于一座石碑。如果沒有羅塞達碑,古埃及,這個歷史最悠久的民族險些成為沒有歷史的民族。這座黑玄武大理石是大英博物館最為驕傲的收藏,石碑高1.14米,寬0.73米,鐫刻著密密麻麻的蝌蚪文字。

  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人遠征尼羅河的時候,他們就發(fā)現(xiàn)了這些刻在神廟和宮殿墻壁上的古怪圖案。古羅馬人對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毫無興趣,他們只習慣于用武力掠奪物質(zhì)財富。數(shù)百年后,最后一個精通象形文字的人離世。又是一千多年過去,拿破侖率軍來到東非。一位名叫佛罕索瓦·札維耶·布夏賀的法國上尉跑到尼羅河三角洲的廢墟里探險,在此他發(fā)現(xiàn)了一塊奇怪的石頭,如果不是這塊石頭上刻有三種字體的碑文,他也許就會扔在一旁,因為刻有類似蝌蚪文的東西太多了。這位軍官的文化素質(zhì)使他認出其中一種字體是希臘文,根據(jù)推斷軍事暗號的思路,他感到如果將希臘文和這些埃及圖案比對,那么蝌蚪文就不再是什么秘密了。不過,法國人的狂喜沒有持續(xù)多久,在爭奪埃及宗主權(quán)的戰(zhàn)爭中,英國打敗了法國,石碑成了英國人最大的戰(zhàn)利品。

  法國人并沒有氣餒,他們留下了石碑的石膏模型。模型被小心翼翼地運回法國后,引來國內(nèi)學識淵博的東方文字專家競折腰。通過對石碑最下面一段希臘文的解讀,他們明白了石碑的內(nèi)容,上面記錄了公元前196年埃及托勒密王朝發(fā)布的一則關(guān)于僧侶的法令。這個偉大的開端燃起了古代語言學者破解天書的雄心,一位名叫讓-弗朗索瓦·商博良的語言天才苦心孤詣孜孜探索,終于摸清了這些符號的秘密。原來,象形文字并非僅僅表“形”,有的也表意,還有的是音節(jié)和字母。借助商博良的發(fā)現(xiàn),大量的紙莎草文書被翻譯出來,失落的古埃及文明像電影畫面一樣清晰地呈現(xiàn)于世人面前,古埃及學應運而生——這一串奇妙的連鎖反應都源自樸實無華的羅塞達碑。

  鎮(zhèn)館之寶“亞尼的亡靈書”

  如果說羅塞達碑揭開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秘密,那么“亞尼的亡靈書”袒露了古埃及人獨特的生命觀,一碑一書,構(gòu)成了古埃及館的雙子星座。

  1887年,收藏家佛里斯班士在尼羅河中游一間墓室中發(fā)現(xiàn)了這本亡靈書。古埃及人一旦離世,他們的親屬會馬上對其尸體進行防腐處理,在氧化鈉溶液里浸泡,填進樹脂,制成木乃伊后才送入墳墓,同時在棺材里放置亡靈書。對于死亡,他們何至于這般鄭重其事?也許那些古埃及的亡靈書畫卷能夠道出其中的玄妙。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要經(jīng)歷一段時期的冥國生活,接受各種考驗,其間一個重大考驗便是“秤心儀式”?!皝喣岬耐鲮`書”便描繪了這個驚悚時刻。主人公亞尼身著潔白的亞麻布衣服,帶著妻子來到奧西里斯面前,準備接受審判。奧西里斯面前有一具天平,天平兩端,一邊放著亞尼的心臟,一邊放著代表純潔的“羽毛”。如果天平平衡,表示死者生前秉承了神的旨意,由奧西里斯準許給予新生。如果心臟一端重重落下,那就代表死者生前作惡太多,心臟將被無情地取出,丟給在一旁等候的長著鱷魚嘴、獅子上半身、河馬下半身的怪獸吞食。

  為了應對大神的審判,死者必須準備一份亡靈書。與其說這是進入冥國的指南,毋寧說是一次賄賂——亡靈書上的咒語和對奧西里斯大神的贊美,可以避免各種厄運,保護亡靈在冥國生活順利,以獲重生。一言以蔽之,無論是工藝精湛的亡靈書,還是不可思議的木乃伊,乃至金字塔,其創(chuàng)造的終極動力都是“復活”、“新生”。面對死亡的來臨,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套準備工作,卻很少有一個民族像古埃及人那般絞盡腦汁,他們好像是為死而生,生就是死的準備。古埃及人對生的輕視和對死的重視,恰恰與樂生哀死的古希臘人截然相反,有趣的是,兩種生死觀都激發(fā)了他們奇跡般的創(chuàng)造力,前者興建了金字塔,后者貢獻了帕臺農(nóng)神殿。

  被拆卸的帕臺農(nóng)神殿

  可惜,帕臺農(nóng)神殿沒有金字塔那么幸運,今天,尼羅河邊的龐然大物依然威風凜凜,雅典衛(wèi)城的最高點只剩下了殘垣斷壁。看過大英博物館的帕臺農(nóng)展廳,就會知道希臘的帕臺農(nóng)神殿為什么衰頹無神,因為英國人把神殿墻上的大理石雕像拆卸后搬到了這里。

  在十九世紀的英國人中,有為希臘獨立而獻身的大詩人拜倫,也有對古希臘文物非常識貨的竊寶大盜,這些人似乎比希臘人還熱愛古希臘文物,他們的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布魯斯·額爾金爵士。當時處于奧斯曼土耳其治下的希臘正與拿破侖統(tǒng)治下的法國交戰(zhàn),作為英國駐希臘大使,額爾金一俟期待的混亂局面出現(xiàn),便毫不猶豫地出手,以搶救瀕于毀滅的希臘文物為理由,獲得奧斯曼政府“從希臘拿走任何帶有銘刻或雕像的石頭”的特許。他將帕臺農(nóng)神殿洗劫一空,帶走了所有能搬動的寶藏,包括神廟三角墻上割下的19個浮雕、15塊墻面、56塊門楣和13座大理石雕像,動用了四艘船才將所有文物運回英國。

  如今,這些由古希臘最偉大的雕刻家菲迪亞斯創(chuàng)作的珍品被安置在大英博物館的18號展廳,供人瞻仰。展廳空間高度十余米,分左、中、右三個連在一起的展室,三間展室的面積足有2000平方米,可見藏品在博物館的分量。即便歷經(jīng)歲月有所殘缺,這些雕塑仍然顯示了希臘式的“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在雅典青年騎馬游行的大型浮雕中,駿馬昂首前奔,年輕的小伙子們氣定安閑地執(zhí)韁坐鞍,人的安詳與馬的飛馳達到一種合理的平衡,正如溫克爾曼在論希臘雕刻時說過的一段話,“好比海的深處永遠停留在靜寂里,不管它的表面多么狂濤洶涌,在希臘的雕刻里,那表情展示了一個偉大沉靜的靈魂,盡管他是處在萬丈激情之中的?!?/p>

  希臘獨立后便要求歸還當年被英國人巧取豪奪的本國文物,至今沒有下文,土耳其、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也提出此類要求,對此大英博物館一概回絕。大英博物館承認這些文物來源復雜,但博物館也認為他們自己對文物有合法的所有權(quán);另外,當年許多國家無力保護珍寶,博物館系統(tǒng)的保管和研究為世界保留下珍貴的遺產(chǎn),而且大英博物館將這些文物對外免費參觀,表明珍寶屬于全世界,并非被英國獨占。雖然大英博物館因為“原罪”而備受爭議,但它為世界文物的保護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小滿)

【責任編輯:謝萍】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環(huán)球旅游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