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環(huán)球旅游

駐日本使館:摸清電話詐騙“套路” 謹防上當

2018年07月24日 11:22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7月24日電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日,使館接到多起在日中國公民反映接到疑似詐騙電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再次鄭重提醒如下:

  一、了解各類詐騙套路:

  1、假借使館名義類詐騙:不法分子通過技術手段將電話偽裝成使館對外公布的號碼,打電話滋擾在日中國公民,謊稱在國內某市截獲一批被非法販賣的護照,當事人涉案其中,要求其提供個人信息自證清白或繳納調查保證金,否則將禁止入境中國。

  2、“感情”類詐騙:不法分子把自己偽裝成“帥哥”“美女”“富商”或“成功人士”,利用聊天軟件“附近的人”功能搜索“獵物”,先通過噓寒問暖培養(yǎng)感情甚至發(fā)展為“戀人”關系,再逐漸以投資、借款、戀人互贈禮物等理由索要錢款。

  3、“金佛”“金元寶”類詐騙:不法分子偽裝成“技能生”或“工地工作人員”假裝誤撥電話給受害人,自稱無意中挖到 “金佛”或“金元寶”等“古董”,謊稱自己有種種困難尋求幫助 ,并利用受害人的同情心和僥幸心理,一步步引誘受害人“看貨”-“驗貨”-“買貨”,最終騙取受害人巨額錢財。

  4、非法換匯類詐騙:不法分子通過網絡發(fā)布換匯信息或通過“朋友介紹客戶”等渠道,以優(yōu)惠匯率為誘餌引誘受害人“上鉤”,在受害人支付款項后玩“消失”。

  5、投資、博彩、賭馬類詐騙:不法分子利用聊天軟件“附近的人”搜索或假裝誤撥電話等方式接近受害人,謊稱自己在投資、博彩、賭馬等領域有“內部關系”和“發(fā)財門路”,利用受害人貪便宜的僥幸心理引誘其“上鉤”并騙取錢財。

  6、假借“公、檢、法”名義類詐騙:不法分子利用偽基站通過撥打電話或語音提示方式滋擾廣大中國公民,自稱“公、檢、法”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涉案”,威脅若不及時繳納“罰款”將面臨嚴重后果,并 “幫助”受害人轉接銀行匯款電話,引誘、引導受害人匯款。

  二、提升認識,心中有數

  請務必了解各類常識,提升自身認識,遇事做到心中有數:駐外使領館依據法律會嚴密保守公民隱私信息,不會通過電話通知當事人涉案,也不會通過電話要求當事人提供個人信息或者轉賬、匯款;公、檢、法等部門在處理案件時會依據法律及規(guī)定程序,不會通過威脅、引誘等方式處理問題,更不會要求當事人立即匯款;“天上掉餡餅”“腳底冒金佛”的事情不會發(fā)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切忌心存僥幸,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三、妥管信息,理性處理

  請務必妥善保管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各類信息,無論對方要求如何,請記住“不要透露個人信息,不要進行轉賬支付”。如接到疑似詐騙電話,建議直接掛斷,切勿回撥不法分子提供的任何號碼。如不幸被騙,應及時向案發(fā)地警方報案。若案件與國內有關,請向國內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86110)請求幫助。

  四、必要時求助使館

  使館領事部領事保護咨詢電話:03-3403-3065(內線703)。工作時間:工作日09:00-12:00、14:00-18:00,節(jié)假日及非工作時間的來電將轉接至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12308熱線)接聽。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環(huán)球旅游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