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環(huán)球旅游

深圳海關破3.2億重大走私案 “代購”商品需交稅

2019年10月29日 07:32   來源:法制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代購”商品屬商業(yè)盈利物品需交稅 深圳海關破“海外代購”3.2億奢侈品走私案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巖紅

  “海外代購”這個詞相信大家都已不再陌生,網絡平臺上的代購信息特別是代購奢侈品信息更是泛濫。然而,這些海外代購是否合法呢?深圳海關10月28日通報,該關破獲一起以“海外代購”名義走私奢侈品大案,搗毀一個特大奢侈品走私網絡,現(xiàn)場查獲愛馬仕、LV等奢侈品牌服飾、箱包、手表等,查證案值高達3.2億元。

  2018年10月,深圳海關在西九龍站口岸查獲兩宗“水客”夾帶走私奢侈品入境案件,經緝私部門初步分析,該兩名當事人屬于同一職業(yè)團伙,存在非常大的團伙性走私嫌疑。該關緝私部門迅速成立情報研判小組開展分析經營,一個特大奢侈品走私犯罪網絡逐漸顯露。

  今年以來,緝私人員多次前往上海調查取證,基本掌握了上海優(yōu)某公司為國內客戶代購奢侈品,以旅檢渠道“水客”行李夾藏、國際快件渠道偽報品名等方式將貨物物品走私入境的犯罪事實,并逐步摸清走私犯罪網絡的組織架構和團伙成員,遂決定開展收網行動。

  9月11日早晨,上海、深圳兩地海關緝私警展開同步抓捕行動,一舉摧毀該犯罪網絡,打掉走私團伙3個,抓獲涉案人員9名,現(xiàn)場查扣涉嫌走私入境的奢侈品牌服飾、手表等一批。根據緝私部門掌握的證據顯示,涉案團伙自2016年以來走私奢侈品案值達3.2億元,涉稅6000余萬元。

  海關緝私人員介紹,以夫妻劉某、沈某為首的上海優(yōu)某公司以“海外代購”的名義招攬客戶,通過7個社交賬戶接受國內客戶的訂單,組織人員在意大利、美國等境外購買名牌服飾、箱包等奢侈品,并存放于該公司的香港倉庫,再以國際快遞偽報品名、低報價格方式將奢侈品直接寄送給國內客戶,或雇請“水客”團伙以行李夾藏等方式從深圳旅檢口岸走私入境,再快遞發(fā)送給國內客戶。

  海關緝私人員介紹,根據該團伙的賬冊顯示,他們每月盈利額高達到300萬元。特別是劉某、沈某夫妻倆從中獲利巨大,不僅在上海市中心區(qū)購置了高檔住宅,還擁有勞斯萊斯等多輛豪車。

  該團伙走私入境的奢侈品品牌非常多、物品種類也很豐富,不僅有大眾熟知的愛馬仕、巴黎世家、LV、Prada、Gucci等一線奢侈品大牌,還有很多大眾不太熟悉的國外輕奢品牌。價格最高的有三十萬元以上的伯爵名表,最低的是一兩千元的T恤,從手表、箱包到服飾、墨鏡、鞋子,應有盡有。

  代購是否合法?代購與違法犯罪的界限在哪里?

  專家稱,海外代購行為本身并不違法,并不必然構成走私罪,是否違法取決于代購者是否申報和繳納稅款。目前,國家對于普通入境旅客,對其個人自用合理數量行李有相應的免稅額(5000元人民幣)規(guī)定,超出免稅額規(guī)定范圍需主動申報納稅。而“代購”的商品是屬于商業(yè)盈利目的物品,再小的量也不能免稅,必須主動申報納稅。

  海關辦案人員介紹,以藏匿、偽裝、瞞報、低報或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jiān)管,運輸、攜帶、郵寄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均屬于走私違法行為;一旦偷逃應繳稅款在10萬元以上,或者1年內因走私受到二次行政處罰后又走私的將構成走私犯罪,將承擔刑事責任。

【責任編輯:韓輝】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環(huán)球旅游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