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

遇霸凌美華人家長息事寧人 專家:應保持順暢溝通

2018年05月17日 11:21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李秋波(由右至左)、謝維揚、李安娜、胡愷迪在“反校園霸凌”座談中,分享看法與經(jīng)驗。(美國《世界日報》/黃惠玲 攝)
    李秋波(由右至左)、謝維揚、李安娜、胡愷迪在“反校園霸凌”座談中,分享看法與經(jīng)驗。(美國《世界日報》/黃惠玲 攝)

  中國僑網(wǎng)5月17日電 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盡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美國每四個青少年中僅一個曾遭霸凌,但出席美國華人聯(lián)合會與李佳信慈善基金會(Calvin Jia-Xin Li Memorial Foundation)反校園霸凌講座的學者專家認為,面對子女可能遭霸凌的情況,華人家長傾向“息事寧人別惹麻煩”的處理態(tài)度,反而讓華裔學生更容易成為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這場由李佳信慈善基金會負責人李秋波主持的座談,邀請了在印第安納州圣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專業(yè)咨商博士謝維揚、伊利諾伊州越裔協(xié)會青少年項目經(jīng)理李安娜(Diana Ly)以及華裔高中生胡愷迪(Kaidi Hu),一起與現(xiàn)場觀眾探討霸凌問題。

  謝維揚說,很多人對于究竟是被“霸凌”,還是同學純粹“開玩笑”感到混淆,她解釋,只要對方的行為、言語,讓另一方感覺受傷或不舒服,都可視為“霸凌”。李秋波舉例,有孩子帶中國餃子到學校午餐,結(jié)果因“味道特殊”被同學嘲笑,導致孩子心情低落,甚至感到自卑,就構成“霸凌”。

  她也提到,中學生是最容易遭霸凌的族群,一方面因為他們的身心發(fā)展還未成熟, 一方面這個年紀也是最需要尋求認同與歸屬感,為了獲得同學的接納,中學生常常受欺負而不愿聲張,如果家長未注意或忽視這種現(xiàn)象,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出現(xiàn)憂郁、焦慮,甚至用藥而染上毒癮。

  李秋波的兒子李佳信在高中畢業(yè)前夕發(fā)生車禍過世,他說,在孩子突然離開后,他才發(fā)現(xiàn)以前與子女的對話,總是局限“你功課作完了沒?房間清理了沒?”,從來沒有好好跟孩子交流一些感受,他說,要避免兒女遭霸凌,家長一定要與孩子有情緒交流,“不要像我一樣,失去孩子后才知道怎么當父母?!?/p>

  謝維揚提到,要知道孩子是否在學校遭霸凌,需“隨時留意兒女情緒或行為是否突然改變”,例如小孩突然表示不想上學,或身體有不明受傷痕跡,甚至變得食欲不佳等,就要提高警覺,找機會與孩子好好聊聊。

  她說,不少華人爸媽,聽到孩子表示自己在學校受欺負時,往往不經(jīng)思考就說“這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或“你不要總是惹麻煩”,然而這類的響應,很容易“擋死”兒女求救的途徑。

  謝維揚表示,家長扮演忠實的傾聽者,對大部分受欺負的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治療良藥,在了解情形后,如果需要,父母可協(xié)助孩子尋求專業(yè)咨商,或向校方反映問題。

  她還提到,與子女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教導孩子正確適當?shù)谋磉_情緒,是為人父母該做的功課,更是比只關心兒女考試分數(shù),更需要學習的課題。(黃惠玲)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