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華人警員解析網絡詐騙套路 提醒民眾注意
中國僑網6月16日電 據新西蘭天維網報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現(xiàn)在有很多事情都轉到網上辦了。網絡會議、網上轉賬、網課、網購、網戀、網游,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態(tài)。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有各種網絡金融風險,尤其是網上詐騙行為,也日益頻繁。
日前,天維網記者參加了由新西蘭警方舉辦的一個講座,由華人警探介紹網絡詐騙的種種風險。
有專業(yè)騙子駐扎臉書商店(Facebook Marketplace)不受監(jiān)管
以奧克蘭東南區(qū)縣馬努考地區(qū)(Counties Manukau)為例,專門負責網絡金融案件的華人警官介紹說,他平均一個星期要接到50起金融詐騙的報案,其中有一半的案件當中,受害者是少數(shù)族裔。更重要的是,這一周平均50起案件中,有一半的案件,是在臉書商店交易被騙的。
臉書商店最近在新西蘭比較流行,很多人都在上面買賣二手物品。華人警官說,臉書商店讓警方非常頭疼,因為臉書不是新西蘭公司,是美國公司,對新西蘭警方來說,調查起來異常困難,查到最后,發(fā)現(xiàn)騙子的賬號在第三國,根本追不到。
據介紹,臉書商店上長期駐扎專業(yè)騙子團伙,主要有兩種騙術。一種是假扮賣家,一種是假扮買家。
假扮賣家的騙子,往往會把二手商品的價格開得很低,讓買家覺得便宜。一旦買家轉賬付款之后,騙子就會玩消失,售貨頁面消失,手機號無法接通,買的東西也是不會到貨的。而騙子提供給買家的賬號,往往是海外賬號,錢一旦從銀行轉了出去,新西蘭警方就追不到了。有時候,即使騙子提供的是新西蘭本地賬號,警方追查起來也非常麻煩。華人警官說,警方無權直接查看銀行賬號,必須要通過法庭申請,才可以凍結要調查的銀行賬號進行調查,光申請法庭令這個流程,就至少是一個月的時間。而警方最后查到的結果,往往是賬號持有人不在新西蘭,也就沒辦法抓人了。
而假扮買家的騙子,往往在交易的時候會提供精心修改過的轉賬截屏圖片給賣家,賣家信以為真將貨品交給買家或者寄給買家。過了幾天,賣家會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收到轉賬。如果雙方是面對面交易,警方會去調查附近的監(jiān)控錄像。如果附近恰好有監(jiān)控錄像,或許能找到交易的當事人,警方甚至發(fā)現(xiàn),有的騙子會讓UBER司機之類的人員來幫忙代拿貨物。這樣的話,騙子還是抓不到。
對于在網絡交易上出現(xiàn)的這些騙局,華人警官語重心長地告誡:“如果你是賣家,為了防止被騙,請你只收現(xiàn)金。如果你是買家,一定用轉賬方式,轉賬請一定只轉賬給新西蘭本地賬號。”
身份盜竊更可怕
你有沒有丟過駕照?丟了駕照有沒有及時掛失?你有沒有把你的駕照復印件給過別人?你有多久沒有更新你的駕照了?請一定要認真想一想這四個問題,因為這隨時關系到你自己的財務狀況。
華人警官介紹,他的一位警察同事,此前丟了駕照沒在意,過了三個月才去掛失,結果收到一堆的罰單。這還不可怕,更可怕的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名下多了幾十萬的債務,被人追債。
這樣的情況既然都發(fā)生在警察自己身上,肯定也有可能會發(fā)生在其他普通人身上。據介紹,現(xiàn)在有很多貸款公司,在借貸時對借款人的身份并不做太多的核實。原則上說,貸款給一個人需要身份信息、收入信息和銀行信息。但現(xiàn)在一些私人貸款公司只要駕照復印件,就敢放貸款出去。
這造成了身份盜竊的泛濫,只要騙子團伙拿到你的駕照復印件,他們就可以去貸款公司貸款,拿到錢之后去買大量購物卡或者價值高的電子產品,再轉賣掉。錢被騙子拿走了,貸款的賬,就留在駕照持有人身上了。
對此,華人警官的建議是,不要隨意將駕照或者駕照復印件借給別人,如果因為有需要(比如買房或者貸款)要把駕照復印件給別人,自己要做好記錄,萬一出事,好有對證。
更重要的兩個建議是:
1.定期去更新你的駕照。也就是去換一個新的駕照。這樣駕照上的幾個編碼會有變化,確保你的身份不會被人盜用。
2.去做一做個人信用評估調查。不加急的個人信用評估是免費的??梢栽谡W站查閱關于個人信用評估的更多信息。
萬一查出來有什么你不知道的莫名貸款,就趕緊報警,很可能是因為你的身份信息被盜用了。
還在微信換匯?很可能坐牢7年
很多人貪圖方便,常常會在微信上與不認識的人換匯。華人警官提醒大家,不要通過微信換匯。一方面,有很多人以換匯為名,在微信上騙錢,你錢轉過去了,他錢卻沒有轉過來,這種事情,錢基本上都是追不回來的。另一方面,因為不知道對方的錢是從哪里來的,你的換匯行為,很可能成為洗錢行為。洗錢在新西蘭是重罪,一旦查實,會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
對于網上換匯、微信換匯,警方的建議是:“如果你不認識這個人,你就不能相信他?!碧炀S網還想提醒,即使你認識這個人,也最好不要微信換匯。
一旦開始跟騙子對話 你就輸了
還有很多電信詐騙,稱自己是大使館、移民局,然后讓人轉賬,以此騙錢。據介紹,最近有一名華人受害者,就被自稱是移民局的電信詐騙騙走了30萬。
警方介紹,詐騙電話打給受害者,稱受害者參與非法行為,要調查其銀行賬號。受害者接到電話嚇了一跳,不知道該怎么辦,對方又表示說要凍結其銀行賬號,并表示讓受害者把“要凍結的銀行賬戶”里的錢,轉移到一個專門為其新開的銀行賬戶上。受害者信以為真,幾十萬的錢,就轉出去了。
你可能覺得自己知道這類騙局,不會上當受騙。有的人還會想著“我倒是要看看騙子到底會怎么騙我”,但其實這樣做沒有什么意義。
大家也不要想著怎么去揭穿騙局,因為你反而會落入騙子的圈套。遇到莫名電話,掛掉就好了。
華人自述接到中國使領館電話 使領館再次提醒
日前,一位華人網友向天維網爆料稱,自己接到了聲稱是來自中國駐奧克蘭總領館的電話。因為這位華人朋友最近有事情正在總領館辦理,就真的以為是總領館打來的電話。
這位網友M女士說,對方說在中國抓到了一個用信用卡詐騙的人,其中涉及到一張信用卡是她的,現(xiàn)在認為M女士與這個詐騙集團有關系,要調查她。對方能夠準確地說出M女士的姓名,這讓M女士有點擔心。
緊接著,對方又表示收到一份加密電報要求M女士去總領館領取。M女士表示自己正在開車,沒有時間。對方就順著M女士的話說,沒時間,他們可以在網上進行開啟。對方還要求M女士趕緊停車,把加密電報里的號碼記錄下來。查到這個加密文件后,對方又表示要M女士撥打上海公安局的24小時值班電話說明情況。M女士表示不知道該怎么打,對方又表示可以讓上海公安局打過來。
就這樣來來回回電話打了將近一個小時,M女士才越來越覺得不對勁,意識到對方可能是騙子,才把電話掛掉。
M女士平時在金融領域工作,本身對這個領域的防詐騙是比較有意識的,但一個不小心,也很容易被騙子蒙蔽。
警方表示,電信詐騙往往都是團伙作案,有不同的劇本針對不同的人群,團伙成員之間會互相打配合,讓你一步一步落入他們的圈套。所以,大家千萬要小心不要上當。
對此,中國駐奧克蘭總領館也再次發(fā)出警告,提醒在新西蘭的中國公民謹防詐騙分子冒用總領館電話進行詐騙。
提醒指出,如接到自稱駐奧克蘭總領館工作人員、號碼顯示為總領館電話的來電,立即掛斷,再撥打總領館對外公布電話號碼確認致電人身份。
此外,在接到陌生人電話通知“涉嫌偷渡、洗錢、詐騙”“交通事故”“孩子被綁架”“親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時,很可能是詐騙分子欲行詐騙,請務必冷靜對待,待通過可信渠道核實情況后再處理。切記在通話過程中不要泄露重要個人信息。
如發(fā)現(xiàn)上當受騙,請第一時間向新西蘭警方報案,并向當?shù)胤措娦啪W絡詐騙中心請求幫助,同時委托國內親友就近向中國公安機關報警,并及時聯(lián)系相關銀行金融機構,申請止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