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佐治亞州立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中國陶瓷講座


中國僑網4月24日電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近日,受佐治亞州立大學孔子學院邀請,佐治亞州立大學英語系民俗學教授、佐治亞民俗陶器博物館館長John Burrison教授給佐治亞州立大學師生做了一場關于中國4000年陶器發(fā)展及其廣泛影響的講座。
John Burrison教授在北美民俗文化領域堪稱泰斗,他的研究被永久保存在佐治亞民俗檔案中并收錄于新佐治亞百科全書中,作為佐治亞州人文特殊貢獻獎的獲得者與史密森學會顧問,他曾多次在國會圖書館、阿爾斯特民俗博物館、北京大學等地演講。
講座中,John Burrison教授向師生介紹了中國歷代的陶瓷器,中國陶藝文化源遠流長,朝代更替下的陶藝文化也有著不同的風格,其中漢人豪放、宋人儒雅、明人含蓄、清人熱烈。他認為這其中包含了中國文化的厚重底蘊,中國的陶器發(fā)展史不僅是一部反映中國歷史、政治文化、自然人文景觀的百科全書,同時也是中國文化影響世界陶器文化過程的歷史見證。
John Burrison教授通過對比日本、韓國、穆斯林國家以及歐洲的陶器發(fā)展,發(fā)現這些國家在對中國瓷器長期的接觸、使用、仿制的過程中,通過陶瓷藝術認識了中國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底蘊,并或多或少對其本身的陶器制作和設計產生影響。對比佐治亞州本土的民俗陶藝發(fā)展,他甚至認為佐治亞州的堿釉陶器的靈感也來自于中國。
此次講座吸引了眾多學者和學生,現場氣氛十分活躍。講座結束,聽眾紛紛提問。孔子學院院長顧寶桐教授主持講座并做了精彩總結。此次講座是佐治亞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中國文化系列講座”的一部分,此前不久,孔院剛剛舉辦了3場中國宗教文化方面的講座。下半年的講座還將包括中國古玩鑒定、中國商務及中國語言教學等。(曹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