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慶祝講華語運動35周年 李顯龍贊華社貢獻大

中國僑網(wǎng)7月7日電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經(jīng)過30多年努力,講華語運動可算是成功了,因為華語在新加坡相當普及,也達到一定水平,李顯龍總理認為這是許多人努力的結果,他特別感謝華文老師、華文媒體,還有華社宗鄉(xiāng)會館的努力。
他5日為今年度“講華語運動”主持推介儀式時向華文教師致敬,也認為本地華文媒體的努力值得嘉許,而華社的宗鄉(xiāng)會館則是推廣華語的重要伙伴。
李總理告訴在場家長,想要讓孩子的華語進步,應設法在家里營造講華語的環(huán)境。他建議家長從小用華語與孩子交流,還推薦家長訂閱早報的兒童報《小小拇指》給孩子們閱讀,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人物“小拇指”和“妞妞”,帶領小朋友學習簡單華語。
去年8月誕生的《小小拇指》獲得李光耀雙語基金贊助,免費分發(fā)給3萬多名幼稚園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受惠的兒童來自主要業(yè)者計劃下經(jīng)營的學前中心(包括人民行動黨社區(qū)基金會、職總優(yōu)兒學府)以及由志愿福利團體和教育部開辦的托兒所及幼稚園。
李總理提醒家長不要用過于嚴厲的手段,勉強孩子學習語文,因為這往往會帶來反效果。家長也應在日常生活中講些華語,否則孩子會對學華語的用途產(chǎn)生疑問。
李總理說,為了讓大眾以新鮮的方式接觸華語,推廣華語理事會將同新傳媒的音樂臺933和雙語音樂餐廳合作,介紹新加坡的一些華語創(chuàng)作樂團。這些音樂工作者將和聽眾分享如何以“華語”作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語言。
他也建議大家借助科技來學習華語,因為科技可以幫忙減輕認生字和背詞匯的學習負擔。大家還可利用電腦做簡單翻譯,雖然不一定完全正確或貼切,但可以了解文章大意。
推廣華語理事會主席蕭作鳴說,這項歷史悠久的社會運動,經(jīng)政府大力推廣華語的舉措和華社團體的配合,多年努力已開始見效,許多新加坡人在生活中多說華語,少用方言,但是運動依然面對重大挑戰(zhàn),因為越來越多新加坡人在家中使用英語而非華語。
他表示理事會將與更多伙伴,包括中華總商會、宗鄉(xiāng)總會、通商中國、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國家圖書館、實踐劇場、幼兒學苑、廣播電臺、餐飲場所等合作,深化“講華語運動”的影響范圍及擴大觸角和浸濡平臺。
蕭作鳴說:“這些伙伴也包括教師、基層社會領袖以及家長,而教師和家長更是扮演著關鍵性角色,他們能鼓勵孩子建立積極性、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多講華語,打好語文基礎?!?/p>
“講華語運動”今年慶祝35周年,理事會以中英文出版周年紀念冊《華語?新時代》,追溯這項運動多年來的發(fā)展與影響。(謝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