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華文文學:展現(xiàn)海外華人的“流散”人生

2014年11月17日 11:2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題:華文文學:展現(xiàn)海外華人的“流散”人生

  作者 郝爽

  清光緒五年,一個來自中國廣東的鄉(xiāng)村孩子遠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到了夢想中的“金山”。在異鄉(xiāng),他和他的同胞們被稱為“豬仔”,他們在那片土地上或屈辱地死去,或為了生存堅毅地拼搏著。海外華人作家張翎的長篇小說《金山》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海外華人題材是眾多華文文學作品表現(xiàn)的重要題材之一。華文文學通過展示時代變遷中的海外華僑華人的人生百態(tài),刻畫出一個獨特的群體。如今,華文文學對這個群體的描述已經(jīng)不僅僅是單純的抒發(fā)“思鄉(xiāng)”情懷,而轉(zhuǎn)向體現(xiàn)“流散”背后的身份認同和生存狀態(tài)。

  11月18日至20日,首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將在廣州舉辦,來自海外各國的華文作家也將齊聚一堂。這些華文作家作為生活在異域他鄉(xiāng)的華僑華人,同時又用手中的筆雕刻華人的生活,其人其文都將使海外華人群體受到世界文學界乃至各國主流社會的關(guān)注和理解。

  對于讀者而言,無論是否曾于彼時到達彼地,華文文學作品都以其文字的魅力和特質(zhì),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華僑華人的移民歷史,看到新老移民在“流散”過程中生存狀態(tài)的變化,從而被一個個真切的、同時經(jīng)過文學加工的華人“流散”故事感動著。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從小跟隨父母由大陸到臺灣的牟天磊在“留美熱”中到美國,但經(jīng)過奮斗所得到的一切并不能帶給他心靈的寄托,他找不到他的根。這是旅美華人作家於梨華創(chuàng)作的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展現(xiàn)的留美學生的人生軌跡。在這部堪稱“留學生文學”代表作的小說中,於梨華為讀者深刻描繪了在特定的時代和背景下,飄泊海外的中國人苦苦尋根的寂寞、苦悶與彷徨,帶給“流散”的華人以強烈的共鳴。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一批新移民來到美國,他們面對著生活的壓力,在事業(yè)與情感中徘徊、沉浮?!叭绻銗鬯?,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地獄。”30年前,這句話曾紅遍了中國的大街小巷。曹桂林在《北京人在紐約》中全景式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中國人在美國“流散”的生存狀態(tài),折射出東西文化的巨大差異。

  進入21世紀,為了追求物質(zhì)生活,中國女人徐晚江和丈夫離婚并嫁到大洋彼岸。然而,她發(fā)現(xiàn)自己內(nèi)心深處愛的依然是前夫。于是,十年間,前夫和孩子來到她的身邊,她在兩個家庭中煎熬著。在被稱為“21世紀《雷雨》”的《花兒與少年》中,嚴歌苓嚴苛又銳利地描繪出部分新移民在物質(zhì)與精神的漩渦中掙扎的狀態(tài)。

  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理事錢超英曾表示,“流散文學展現(xiàn)人在其生活世界、在多種不同的社會文化條件的變遷之中所經(jīng)歷的身份變化與精神波瀾”。華文文學的發(fā)展始終跟隨著時代的步伐,從其展現(xiàn)的海外華人的“流散”人生中,可以看到孤獨的悲觀、迷茫,也能感受到勇敢面對、正視并解決困難的正能量。

  以“語言尋根、文學鑄魂”為宗旨的首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即將拉開大幕,華文文學已越來越進入世人的視野,其所展現(xiàn)的文學力量將給予海外游子更多的心理共鳴,為華僑華人表達身份認同搭建平臺。(完)

【責任編輯:范超】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