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摩洛哥留學生雅莉:想寫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小說

2015年03月26日 14:17   來源:中國山東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對卡薩布蘭卡這座城市的知曉率遠遠高于拉巴特,甚至高于這兩座城市所在的國家——摩洛哥王國。1942上映的影片《卡薩布蘭卡》在第16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獎項,成為被無數(shù)次重溫的經(jīng)典,也讓卡薩布蘭卡這座城市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

  拉巴特和卡薩布蘭卡,一個是摩洛哥的首都,一個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對于中國人來說,作為阿拉伯國家摩洛哥的首都,拉巴特因為很少聽說而顯得頗有些神秘色彩。法蒂瑪·祖赫拉便來自這里,她的中文名字叫雅莉。

  挑戰(zhàn)漢語:孔子學院搭起兩國交流橋梁

  與很多在山東留學的留學生對中國的認識停留在美食美景等層面不同,雅莉?qū)χ袊睦斫馑坪醺由羁桃恍谡麄€采訪過程中,雅莉與中國山東網(wǎng)記者聊的話題從學習到生活,從莫言到文學,從地理到宗教,讓人不禁對這個熱情、自信的姑娘刮目相看,她的一些見解和洞察也讓中國山東網(wǎng)記者感到吃驚。

  摩洛哥距離中國萬里之遙,就像中國人眼里的摩洛哥遙遠而神秘一樣,摩洛哥人眼里的中國同樣遙不可及,人們對漢語的認識幾乎停留在一個字上:難。而隨著第一所孔子學院在穆罕默德五世大學成立,漢語背后蘊藏著的博大精深而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也一點點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為更多的摩洛哥人所認識。雅莉正是通過孔子學院認識了中國,并成為第一個通過孔子學院來到中國的摩洛哥人。

  雅莉本科學習的是法語專業(yè),大學畢業(yè)以后,雅莉從摩洛哥的首都拉巴特來到了中國首都北京,這兩座文化背景、生活習俗迥異的首府,無論是地理環(huán)境還是生活習俗都相去甚遠,而這種差異,成為雅莉探索和挑戰(zhàn)漢語的動力。

  結(jié)緣山東:冥冥之中注定的緣分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習了3年漢語之后,雅莉決定到中國繼續(xù)深造。她深造的學校之所以選擇山東師范大學,還要從2011年的那個春天說起。

  當時正在北京留學的雅莉和朋友一起來濟南旅游,對濟南這座安靜而舒適的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國際化大都市的繁華喧囂不同,趵突泉、黑虎泉、千佛山、九如山等景點的初體驗,讓雅莉看到了一個被山和水包圍浸潤的濟南,在雅莉看來,作為一個大省的省會,這份閑適和安靜難能可貴。

  在千佛山頂上,雅莉被一位寺廟的工作人員叫住,抽了幾根簽,雖然聽不懂工作人員的解釋,但是通過觀察他臉上的表情,雅莉猜測這個簽一定代表著好的預(yù)兆。冥冥之中,雅莉覺得自己跟濟南有不解之緣。

  時隔三年,正如雅莉自己預(yù)感的一樣,2013年的秋天,她再一次來到了濟南,這一次不是來旅游的,而是來留學的。想起三年前千佛山頂那個寺廟,她想去尋找當年為她卜卦的人,卻遍尋不著。

  “我是穆斯林,是不信佛教的,但是我去千佛山上溜達溜達,回來以后睡得很香?!毖爬蛘f。

  融入濟南:從“中國盲”到“中國通”

  去年九月,雅莉正式進入山東師范大學讀研究生。剛開始在濟南的生活,雅莉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稱呼人“老師”,這個山東獨有的民俗文化,讓雅莉覺得非常有意思。剛開始有人喊她“老師”,她非常驚訝對方如何知道她以后要當老師,久而久之,她發(fā)現(xiàn)“老師”并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職業(yè),而是對陌生人的敬稱,于是也開始入鄉(xiāng)隨俗,對陌生人喊起了“老師”。

  “在別的地方你也喊別人老師么?”

  “不啊,別的地方稱呼可多了,阿姨,師傅,哥們,美女,都喊?!闭f完雅莉爽朗地笑了。

  在濟南的學習和生活是順利的,如今的雅莉不僅操著一口流利的漢語毫無障礙地與人交流,還通過了HSK5級漢語水平考試,目前正在準備6級的考試。雅莉?qū)φZ言有一股天生的熱愛,用她的話說,當時學漢語的最大動力就是要挑戰(zhàn)一門極具難度的語言。很多與她一起學習漢語的人最終選擇了放棄,雅莉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很快融入了中國的生活。

  通過短短幾年的留學生活,雅莉儼然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中國通”,她學過剪紙、書法和編制中國結(jié),還能熟練地使用筷子,說起中國的茶文化也頭頭是道,白茶、綠茶、紅茶、普洱茶、茉莉花茶,這些最能代表中國的文化元素,她都信手拈來。

  洞察人情:青島人與拉巴特人有點像

  雅莉似乎對人也有著一種天生的洞察力。比如說,她認為青島人有些驕傲,就像拉巴特人一樣,而濟南人就很熱情。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只是這么感覺。”雅莉說。青島和拉巴特有很多相同點,比如都是歷史深厚的名城,都是沿海城市,青島人的性格也有些像拉巴特人,骨子里有一種驕傲。

  “如果一個摩洛哥的學生要來中國留學,我會推薦他來濟南這樣的城市,而不是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這里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進行深入地學習,進步也會更快?!毖披愓f,很多留學生來到中國之后,可以同時學習漢語和英語,一舉兩得。

  說起兩國的異同,雅莉說起了一件讓她感到很奇怪的事情,漢語的“好玩兒”這個詞匯,在摩洛哥語里,無論是發(fā)音和意思都一模一樣,這讓她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雅莉的困惑不足為奇,一直以來,漢語和阿拉伯語并稱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殊不知,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和淵源。在古代,阿拉伯語就吸收了大量漢語詞匯。而在現(xiàn)代,隨著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的興起與壯大,漢語熱也傳播到了阿拉伯國家和地區(qū),現(xiàn)在漢語對阿拉伯語的影響可謂是日漸加深。

  雅莉告訴中國山東網(wǎng)記者,在摩洛哥,還有很多人以為亞洲人都是中國人,有一次跟妹妹一起逛街,遇到了一個中國的南方人在賣東西,她用流利的漢語問“多少錢”,對方感到非常震驚,以至于忘記了回答。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摩洛哥人開始學習中文,有的人通過孔子學院,也有的通過政府或者朋友?!毖爬蚋嬖V記者,現(xiàn)在漢語在摩洛哥正越來越熱,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人和她一樣,來到中國,再把“中國”帶回摩洛哥。

  許下心愿:寫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小說

  雅莉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大學教授,父親(Said Yaktine)還是阿拉伯國家一個頗有名氣的作家。受父親的影響,雅莉有一個心愿便是回國后寫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小說,把她在中國的學習、生活、經(jīng)歷,中國的美食、文化、習俗都融入她的小說里,向更多的阿拉伯語國家介紹中國。

  “我爸爸希望我能寫一寫莫言,”雅麗說,“我只看過法語版的莫言的作品,還沒看過中文版的,我爸爸希望以后我能寫寫關(guān)于莫言作品的文章。”

  談到對將來的打算,雅莉說,她希望畢業(yè)以后繼續(xù)留在中國讀博士,學成以后,也許她會進入一家中國公司,或者做一名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但她最想做的,還是回孔子學院或者大學當一名漢語老師。(記者 姜瑞麗)

【編輯:范超】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