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華秘魯學子歡聚中國大使館 交流漢語學習經(jīng)驗
20日,中國駐秘魯大使館賓客盈門,使館宴會廳內(nèi)一片歡聲笑語。近30名曾在中國留學和即將赴華留學的秘魯學生齊聚一堂,一同分享難忘的留學經(jīng)歷,共敘與中華文化的不解之緣。
這是中國駐秘魯大使館首次為新老留華秘魯學生舉辦交流會。當天上午剛向秘魯總統(tǒng)烏馬拉遞交了國書的新任大使賈桂德首先轉(zhuǎn)達了秘魯總統(tǒng)對前來參加交流活動的秘魯學生的親切問候。他強調(diào),中秘關(guān)系處于歷史上最好時期,各方面務實合作正深入開展,在座的留學生就是兩國合作持續(xù)不竭的動力。
賈桂德認為,兩國務實合作需要各領(lǐng)域人才,他相信留學生完成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學習后,無論是留在中國,還是回到秘魯,都會為中秘合作提供強有力的知識支撐。
曾在中國留學兩年的祖牡丹在交流會上不僅講述了她在中國桂林學習漢語以及在中國政法大學學習中國法律的經(jīng)歷,而且還介紹了中國人的姓名文化,并有聲有色地介紹了她給自己取中國名字的故事。
雷小龍,1988年出生于北京中日友好醫(yī)院的秘魯學生,講到2008年第一次赴華留學時,他激動地說:“我終于回到了我的故鄉(xiāng)——北京,我很想知道自己出生的那個地方到底什么樣!”他還表示,作為一個在中國的外國人,從沒見過這么神秘的國家,“它讓我們感到十分驚訝,我們隨時隨地都能輕易被美麗的景色和友好的老百姓所吸引。在那里,我們懂得了入鄉(xiāng)隨俗。”
留學生才藝展示將交流活動推向高潮。曾在河北師范大學留學1年的里卡多·帕爾馬大學翻譯系學生羅小玲,可謂新老留學生中的明星。她在今年6月舉行的“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秘魯區(qū)比賽中奪冠;7月底赴中國長沙參加“漢語橋”總決賽,又獲得三等獎。她首先給大家表演了一段單口相聲,字正腔圓、還略帶北京兒話音的曲藝表演引來陣陣笑聲。
鋪平宣紙,拿起毛筆,秘魯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學生白玲鎮(zhèn)定自若地在眾人面前畫了一幅“大公雞”水墨畫。盡管不曾有留學中國的經(jīng)歷,但白玲告訴新華社記者,她從小就喜歡畫畫,3年前到孔院學習中文時愛上了中國畫,她要去中國學畫畫。這個有些靦腆的女孩兒一說起中國畫就打開了話匣子:“中國畫很美,很獨特,也很有韻味,我期盼到中國學習體驗水墨繪畫技巧?!?/p>
葫蘆絲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樂器,擅長表達委婉悠長的情感。從事口腔醫(yī)學研究的秘魯小伙杜查理就是因為在孔院中國藝術(shù)課上聽到了一首用葫蘆絲演奏的樂曲《甜蜜蜜》而喜歡上它的。經(jīng)過3個月刻苦練習,杜查理今天終于如愿以償,上臺表演葫蘆絲獨奏。
隨后,大家自助品嘗中國餐點。使館廚師精心制作的餃子、春卷、菠蘿古老肉、炒飯等中國特色食品讓這些特殊客人大飽口福,并領(lǐng)略到獨特的中國美食文化。
中國駐秘魯大使館文化官員張竹表示,教育交流是中秘全面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留學生赴華學習,他們學成歸國后在秘魯?shù)姆椒矫婷姘l(fā)揮作用,今年有近50名留學生即將赴華,舉辦這次活動旨在讓新老留學生交流在中國留學的經(jīng)驗,同時也促進他們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張國英 賈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