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漢語橋開賽 外國中學生愛大熊貓和西游記


10月20日,第八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進入到“能說會道”的比拼賽,比賽在云南師范大學藝術(shù)學院音樂廳內(nèi)舉行。157名“小老外”同臺大秀中文,用流利的中文展現(xiàn)了他們出色的口語表達能力,用熱情的演講講述著他們的中國情緣。
157個小老外同臺展口語表達能力
據(jù)了解,參加能說會道競賽環(huán)節(jié)的選手共有157名。比賽內(nèi)容分為自我介紹、定題演講和現(xiàn)場抽題演說等三個環(huán)節(jié),所有參賽隊均在賽前進行了抽簽,現(xiàn)場按順序進行比賽。 84位領(lǐng)隊老師和觀摩營營員和也到場觀看了這場比賽。盡管選手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膚色,但登上講壇說起中國話卻地拉近了他們彼此的距離。
和比賽環(huán)節(jié)的名字一樣,臺上的這群“小老外”個個伶牙俐齒,有的發(fā)音純正、有的熟知中國古詩詞、常用典故,有的張口就唱出優(yōu)美的中國名歌,還有的現(xiàn)場用中文編起打油詩,引得臺下掌聲和歡呼聲不斷,也讓在場的觀眾感受到他們學習漢語的熱情和對中華文化的熱愛。
外國中學生也愛“大熊貓”和“西游記”
馬里的兩個小伙子張亦笙和張曉山,在能說會道環(huán)節(jié)讓臺下笑料不斷。自我介紹結(jié)束后,張曉山笑瞇瞇地說:“我最喜歡的就是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因為它胖嘟嘟的樣子走路很可愛,但是我聽說大熊貓的心愿是拍一張彩色照片,我不知道怎么能幫大熊貓拍一張彩色照片,你們知道嗎?”一席話,逗得臺下觀眾哈哈大笑,掌聲不斷,看來外國中學生也愛大熊貓。
不過,更令人想不到是,除了大熊貓,還有人喜歡西游記。來自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參賽選手榮博文,從小就因西游記結(jié)下中國情緣。“我小時候最愛看西游記的動畫片,所以后來學習了中文”,榮博文說:“學習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的榮耀”,而這正是他中文名字的來歷。
斯里蘭卡選手夢想成未來的“中國大使”
在比賽現(xiàn)場,許多選手都身著本國特色服裝,上臺演講。來自斯里蘭卡的選手少海和韓莎妮一上場就與眾不同。“大家好,我的中文名字叫少海,我來自斯里蘭卡……”穿著紅衣服、藍褲子的少海,用標準的發(fā)音向觀眾講述他的中國故事,現(xiàn)在他正在努力的學習漢語,他說:“我的夢想是成為未來斯里蘭卡的‘中國大使’”。
站在少海身旁的韓莎妮,則穿著靚麗的斯里蘭卡傳統(tǒng)服飾紗麗,她說:“我喜歡學習漢語,因為漢語就像是一首歌”,演講時她還作了一首詩來勉勵自己,“年年有參加,年年有進步,還望多努力,來年多指教”!
塞爾維亞選手從娘胎里開始學中文
“天吶,她的普通話比我說的還好……”,如果不是親耳聽到,很多人都難以相信臺上說著一口流利而標準的普通話的選手蘇俐娜是一個外國人。這個來自塞爾維亞,在當?shù)刈x中學三年級的女孩,算得上是最早學習中文的小老外。蘇俐娜說:“我媽媽還在懷我的時候,就和我用漢語說話,分別用漢語和塞語交流?!?/p>
原來,蘇俐娜的媽媽曾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工作,小的時候蘇俐娜就跟隨媽媽來到中國,在北京居住了9年,上了小學和初中,隨后媽媽回國當翻譯,她回國仍繼續(xù)學中文。談到將來,蘇俐娜說:“我肯定會從事與中國相關(guān)的工作,我想當中醫(yī),想把傳統(tǒng)的中醫(yī)和塞爾維亞的醫(yī)學相結(jié)合,向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學習,也做出一些貢獻!”
美國選手一曲動聽的《茉莉花》征服聽眾
來自美國的女生貝蒂,頭戴一頂牛仔帽,樣子像極了酷酷的西部牛仔。不過,這個酷女孩最喜歡的歌曲竟是中國歌曲《茉莉花》?!昂靡欢涿利惖能岳蚧?,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貝蒂一開口,臺下觀摩營的同學們紛紛被她感染,緊接著大合唱起來,貝蒂也用歌聲征服了觀眾。
與她同臺的男生艾迪,則用流利的中文表達出對中國的喜愛。艾迪說:“9歲時,我看到了好看的長城,參觀了西安的兵馬俑,被深深震撼了,所以開始學習中文?!爆F(xiàn)在,學習中文已經(jīng)5年的他,長大后想來中國上大學,也想做“中美友好大使”,“我想讓更多中國人認識美國”,艾迪說。(張成 高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