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捷克祖孫四代的中國情:愛上中國是幸運和緣分

2016年03月28日 14:54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字號:
何德理夫婦在觀看齊白石作畫。何志達供圖
何德理夫婦在觀看齊白石作畫。何志達供圖
何志達在教3個孩子學漢字。記者 管克江 攝

  赫爾德利奇卡是捷克文化界一個響亮的姓氏。赫爾德利奇卡一家四代人都同中國有著不解之緣。曾祖父何德理是著名漢學家、翻譯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和夫人何德佳的中文名字就是郭沫若起的。第二代何華生生于中國,齊白石先生欣然為其作畫。第三代何志達從捷克查理大學漢學系畢業(yè),如今專業(yè)從事漢捷翻譯工作。何志達的兩兒一女雖然年齡還小,已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認得不少漢字。用何志達的話說,“愛上中國是我們家的幸運和緣分”。

  上世紀40年代,年輕的何德理同何德佳相遇,他們發(fā)現(xiàn)對方都喜歡閱讀一本捷克語翻譯的《中國古詩》,且都被中國文化的浪漫情懷所打動。他們同時拜捷克現(xiàn)代漢學——布拉格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雅羅斯拉夫·布魯謝克教授為師,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1949年4月,郭沫若率領(lǐng)文化代表團訪問捷克斯洛伐克,兩人都參與了接待工作。1950年,何德理出任捷克斯洛伐克駐華使館首任文化參贊。在華期間,夫婦兩人跑遍了幾乎整個北京城,拍攝了大量照片,收集了大量中國文學藝術(shù)資料,并精心選購了幾百冊中文書籍。這些圖書連同中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館后來饋贈的圖書一起成為捷克科學院“魯迅圖書館”的最早藏書。何德理夫婦同中國眾多文化名人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大兒子也在這段時期出生,因此他們給兒子起的中文名字叫“何華生”。何華生由林巧稚接生,齊白石還給新生兒畫了一幅《老鼠偷油》。

  之后,何德理轉(zhuǎn)任捷克斯洛伐克駐日本大使。上世紀60年代,由于國際風云變幻,中捷關(guān)系陷入低谷。但何德理夫婦不忘初心,一直利用各種時機介紹中國的發(fā)展變化。1990年,他們還同友人一起恢復了捷華協(xié)會,并分別被選為協(xié)會主席和副主席。1999年何德理去世,何德佳依舊孜孜探索,在中國民間文化研究領(lǐng)域提出了很多創(chuàng)見。她曾總結(jié)說,中國情結(jié)是她和先生婚姻的紅娘。今年1月,何德佳女士辭世,享年91歲。

  受到爺爺奶奶的熏陶,何志達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他參加了中央工藝美院教授白崇禮在布拉格舉行的畫展開幕式。白教授的夫人劉星燦翻譯了哈謝克的小說《好兵帥克》。他們邀請何志達來中國參觀。從中國回來后,何志達從查理大學哲學系轉(zhuǎn)入漢學系。到南京留學期間,他遇到了自己未來的妻子閩佳。初次見面,何志達就發(fā)現(xiàn)自己同閩佳有緣,因為她居然知道捷克斯洛伐克的很多情況。原來,閩佳小學時曾參演一個小品,老師給每個學生指派一個國家,她代表的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因為名字太長,她背了好幾次才記住。從此,捷克斯洛伐克在閩佳的心目中有了特殊地位。

  何志達從小接受過音樂培訓。學習漢學后,他組建了一個名為“公報”的樂隊,專門翻唱中國搖滾歌曲,并曾多次到中國演出。至今樂隊還每年舉行演唱會。何志達的碩士論文也橫跨文學和音樂兩界,題目是《明清俗曲與十九世紀中國文化的關(guān)聯(lián)》。畢業(yè)后,何志達的很多工作都與翻譯有關(guān)。隨著捷中關(guān)系的日趨緊密,他也日益忙碌。2014年,何志達作為隨團翻譯陪同捷克總統(tǒng)澤曼訪華?!爱斂吹剿奶庯h揚的捷中兩國國旗時,我內(nèi)心的激動難以言表?!?/p>

  何志達有3個孩子,兩個9歲、一個2歲。每年暑假,媽媽都會帶他們回中國,補習漢語,熟悉中國文化。何志達說,他為與中國結(jié)緣感到自豪。(管克江)

【編輯:梁異】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