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教育外派教師的“喜”與“憂”
中新社長沙5月13日電 題:海外華文教育外派教師的“喜”與“憂”
中新社記者 唐小晴
“這是一段讓人難忘的經歷,不僅收獲了友誼,還傳播了中華文化?!闭诖碎g參加湖南首屆外派教師行前培訓班的外派教師李天驕如是總結自己在菲律賓的任教時光。
今年27歲、來自湖南湘潭的李天驕去年通過國僑辦“中華文化大樂園”外派老師的選拔,在菲律賓達古潘市一所華校執(zhí)教華語和綜合藝術。
起初,李天驕面臨的問題是,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致高,高年級部分學生不愿意開口讀、開口說?!昂芙箲]、著急,有力使不出的感覺?!睘榇?,李天驕采取直觀、親和的態(tài)度教學,通過運動、游戲、圖片、實物、手工活動等方式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令她欣喜的是,在四個階段的考試中,他任教的小學二年級紅班華語教學成績全部合格。
除了歡喜,李天驕還收獲了感動。罹患登革熱期間,她不能下床,惡心嘔吐不能進食,一度出現幻覺。住院期間,菲律賓華教中心及湖南各級僑辦領導、華校同事都送上關愛和慰問。更讓她感動的是,湘潭市僑辦得知信息后第一時間報批采購防蚊蟲藥物給外派教師送去。
同樣來自湘潭的語文教師馮婷去年被外派到菲律賓密三密斯光華中學。她指導菲律賓學生撰寫的《莫忘國恥攜手共進》一文獲菲律賓僑?!凹o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征文比賽”第一名。因執(zhí)教表現優(yōu)秀,她今年繼續(xù)外派到菲律賓任教。
馮婷說,在菲律賓,許多華校都是華僑華人出資興建,他們把發(fā)展華文教育當作慈善事業(yè)來做。“我任教的學校有80年歷史,是華僑華人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吹街袊恼Z言和文化在國外生根發(fā)芽,很高興。”
華文教育被譽為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希望工程”、中華民族在海外的“留根工程”,世界各地有各類華文學校2萬多所。
近年來,為促進海外華文教育發(fā)展,中國國務院僑辦積極實施華文教育幫扶工程,外派教師工作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在外執(zhí)教,馮婷切身感受到華文教育師資短缺等問題?!跋M芘囵B(yǎng)更多本土教師?!?/p>
今年53歲的龍文全是湘西鳳凰人,曾在菲律賓和泰國教華語。培訓班上,他負責向其他外派教師傳授教學和異國生活方法。
作為較早的一批外派教師,龍文全見證了海外華文教育的發(fā)展。“華校越來越多,教材變得多樣化,外派教師數量增加,華文教育越來越正規(guī)化、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饼埼娜χf。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一直以來,中國教育界都喜歡用唐代詩人李商隱這句詩來形容教師的崇高和偉大。在龍文全身上,這句詩得到印證?!拔蚁胍恢弊鐾馀山處?,但年紀大了,擔心以后走不動咯!”
國務院僑辦文化司副司長湯翠英表示,近年來,國僑辦依托28個省市區(qū)僑辦和5所院校,共選派了4800多位教師到27個國家,260余所華文學校任教,覆蓋國家數達到歷史峰值。?
據了解,湖南至今已成功為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家的十多所華校輸送了70余位優(yōu)秀教師,且外派教師人數正逐年增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