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大馬學者:加強大馬華文教育 留住中華文化“根”

2016年07月15日 09:51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7月15日電 據(jù)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馬來西亞學者范錚強日前在接受專訪時,一語道破了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多年來接受華文教育洗禮的感受,分享了中華文化的熏陶使他成為一個不以“功利”為導向的人。

  “華文教育對我的啟蒙和達到的成就,讓我覺得我是有‘根’的。沒有文化認同感,是非??膳碌氖虑??!?/p>

  他形容,華文教育和中華文化讓他達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境界,做事情懂得區(qū)分輕重和優(yōu)先順序。

  懂得公私分明

  范錚強強調(diào),有文化認同的人,會制止永無止盡去追求個人利益或滿足個人欲望,并會實現(xiàn)“自我否定”的功能,如在群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取舍下,會放棄個人利益而追隨群體利益。

  他認為,所有文化的養(yǎng)成和塑造,都有一套“自我否定”的功能,特別是中華文化告訴我們必須“為公”,因此需就否定一些自己的欲望而作出取舍,造就一個和諧的社會。

  他提到華教族魂林連玉,要是林連玉沒有一種為文化認同的想法,林連玉根本沒必要冒著被褫奪公民權的打擊,而為華教奉獻一生。

  有“根”的人體現(xiàn)文化價值觀

  范錚強認為,有“根”的人,看東西的觀點會不同,會體現(xiàn)出“公、忠、勤、毅”的文化價值觀。

  “馬來西亞很多華社自掏腰包,在馬來西亞推廣華文和中華文化,守住華教事業(yè),正是秉承著‘公’這個理念。”

  好好欣賞中華文化

  范錚強稱,對華人來說,中華文化絕對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沒有比中華文化更能取得文化認同的價值觀。與其去追求別人的文化,倒不如好好接受和欣賞屬于自己的中華文化,因為那是自己的根、自己的價值認同。

  同時,他強調(diào),一個社會必須回歸教育,而教育是回到文化的本質(zhì),通過教育來實現(xiàn)文化的內(nèi)化進程,才能達到“富而有禮”的社會風氣。

【編輯:郭曉倩】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