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12歲荷蘭“香蕉人”陳雪瑤與中文的不解之緣

2016年07月25日 09:1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字號:
陳雪瑤近影
陳雪瑤近影

  又到一年開學季,我被媽媽連拖帶拽地拉到了中文學校初三班教室的門口。“不,我不要繳費了。我已經學了7年中文了,干嘛還學?生活在荷蘭學中文有什么用?這中文學校我堅決不讀了!”我氣呼呼地說?!澳憧茨銈冎形膶W校這么多的外國人來學中文,你作為中國人不能不學。你不上學,今天就別回家。”媽媽也放下狠話。就在我們娘倆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新的班主任過來勸架了:“雪瑤,你只要再繼續(xù)讀一年初中就畢業(yè)了,但如果現在停止就半途而廢了,不可惜嗎?這樣吧,你今天先試聽一節(jié)課,如果感覺沒興趣,就停止上中文課。要是感興趣呢,下周讓媽媽繳費也不遲?!蔽液懿磺樵傅剡M了教室。這就算給媽媽一個臺階下吧,我想。

  從我咿呀學語開始,媽媽在家就跟我用普通話交流。我雖然出生在荷蘭,但是母語卻是中文。等到了上幼兒園,我才開始講荷蘭語。周六,別的荷蘭小朋友可以玩電腦、看電視。而我從6歲開始,每逢周六總是被媽媽帶進中文學校。好不容易等到放學回家,媽媽又逼著我做中文作業(yè)。我讀荷蘭學校所有課程的作業(yè)加起來也沒中文作業(yè)多。我討厭中文學校。

  我心不在焉地坐在教室里開始了初三的第一堂課。沒想到,老師講的第一課《心愿》深深地吸引了我。課文中的法國小姑娘維勒尼克一家對中文的迷戀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們一家雖然是法國人,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迷。法國小姑娘維勒尼克才4歲半,她的爸爸已打算讓她學中文。父母的心愿是想讓他們的女兒長大后去北京留學,架起一座中法友誼的橋梁。課文里維勒尼克的爸爸向我們講述了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北京故宮、桂林山水、洛陽龍門石窟……隨著老師圖文并茂的講解,我對中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時間過得飛快,我覺得第一天的4節(jié)中文課一下子就過去了。就這樣,我開始了這個學期的課程。

  此后,每周六的休息時間自然是沒有了,但我覺得收獲挺大。老師在講授《負荊請罪》一課時,給我們介紹了《史記》中的毛遂自薦、完璧歸趙、指鹿為馬、四面楚歌等成語故事,太吸引人了。課后,我迫不及待地回家找出少兒版《史記》,一口氣讀完。老師在教元散曲名家馬致遠的《遠浦歸帆》一曲時,穿插著學習了他的另一首著名的散曲《天凈沙·秋思》。那小橋流水人家的唯美畫面深深地印入我的記憶中。老師在講授張可久的《魯卿庵中》一曲時,從詩人對梅的情有獨鐘,引出了“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介紹了“花中四君子”的寓意,告訴我們中國文人以梅蘭竹菊為友的原因。其中鄭板橋畫竹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此我牢牢記住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老師時刻提醒我們,學中文不能只滿足于認幾個漢字,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只有這樣才會提高學習興趣,并且做到學以致用。一學期轉眼過去了,不知不覺中,我愛上了中文,也愛上中文學校了。

  這7年半的中文學習,使我這個生活在荷蘭的“香蕉人”跟中文結下了不解之緣。(陳雪瑤12歲)

  (寄自荷蘭)

  (本文獲第十七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特等獎)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