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漢語成為東盟民眾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2016年09月05日 16:35   來源:廣西日報   參與互動
字號:

  多年來,漢語在東盟各國的文化、經(jīng)濟和政治生活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廣西與東盟國家在各個領(lǐng)域的合作不斷升溫,泰國、印尼等國對漢語的需求顯得更加迫切而熱烈,漢語已然成為當?shù)孛癖姶蜷_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在廣西與東盟的教育交流中,不少高校已走出國門,以語言培訓作為紐帶,謀求經(jīng)貿(mào)、旅游、農(nóng)業(yè)等全方位的合作。

  文化大使受追捧

  泰國瑪哈沙拉坎大學孔子學院成立于2006年,由廣西民族大學與泰國瑪哈沙拉坎大學合作承辦。今年7月25日,泰國準大學生葉梅一來到學院,向中方院長林浩業(yè)和志愿者老師辭行,并感謝他們悉心的培養(yǎng):“如果沒有瑪大孔院,我不會取得今天的成績?!毙聦W期開始,她將到北京語言大學進行為期4年的本科學習。

  葉梅一的父母都在農(nóng)村務(wù)農(nóng),而且身體都不好,自己平時要去按摩店打工貼補家用。兩年前,到中國留學還是她不可企及的夢想。因為熱愛漢語和中國文化,她決定到瑪大孔院學習漢語,通過自身努力,才一年多就以高分通過了HSK考試,最終獲得孔院獎學金和留學資格。

  像葉梅一這樣通過學習漢語改變命運的學生,在瑪哈沙拉坎府還有很多。林浩業(yè)告訴記者,相對其他地區(qū),10年前泰東北的瑪哈經(jīng)濟相對落后,對漢語也沒有直接的需求,孔院就從就業(yè)入手,通過漢語教學推動地方政府與中國各方面的合作。

  除了漢語教學,瑪大孔院舉辦的文化活動也是有口皆碑。今年7月23日,一場漢語訓練營活動吸引了300多人參加,剪紙、書法、演講、太極拳、中國舞蹈,精彩的節(jié)目令人應(yīng)接不暇。類似這樣的中華文化推廣活動,4年多來林浩業(yè)與他的團隊舉辦了100多場次,活動內(nèi)容與形式豐富多彩,每次都受到當?shù)孛癖姷淖放?,孔院的老師和志愿者們被親切地稱為“民間文化大使”。

  如今,瑪大孔院已成為世界較大規(guī)模的孔院之一,在泰東北8個府設(shè)有30多個教學點和10個漢語文化中心,學員3萬余人,成了較有影響力的華文教育網(wǎng)絡(luò)和中國文化推廣中心。

  甲米興起“漢語熱”

  相比于泰北的瑪哈,泰國甲米府的民眾對漢語的需求更顯得迫切。不同于名聲在外的旅游勝地普吉島,甲米的旅游業(yè)才剛剛興起,并迅速成為支柱產(chǎn)業(yè)。去年,到甲米旅游的中國游客達200多萬人次。這給甲米人帶來好消息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zhàn)。

  “幾年前我們接待的主要是歐美游客,現(xiàn)在中國游客占了絕大多數(shù),不會說中文還怎么發(fā)展旅游業(yè)?”甲米地方行政委員會主席宋灑·欽提古在接受“海上新絲路 東盟萬里行”記者團采訪時坦承,甲米已成為泰國接待游客排名第四的目的地。隨著越來越多中國游客的涌入,學習漢語迫在眉睫,但能教漢語的老師屈指可數(shù)。

  如何改變這種局面?

  彼時,遠在甲米數(shù)千公里外的中國廣西百色學院,也正在謀求“走出去”之路。對于這所開設(shè)了泰語專業(yè)的新興本科院校而言,如何讓學生“有用武之地”,正是學院領(lǐng)導考慮的頭等大事。

  雙方各有所需,不謀而合。從2012年起,百色學院派出學生到甲米府擔任漢語實習教師,為當?shù)刂行W生及社會人員教授漢語。學院影響力也從甲米府擴散到了春蓬府、攀牙府、素叻他尼府等泰國南部地區(qū),至今已有300多名中方教師赴職。

  “b、p、m、f……”8月25日晚7時,記者來到甲米行政中學,一間教室里正書聲瑯瑯。來自甲米政府、銀行、餐飲、酒店、旅游等行業(yè)的20多名從業(yè)者,正跟著老師學習漢語拼音,其中幾名學員已年過花甲。在講臺上義務(wù)教學的,正是來自百色學院的老師。

  60歲的馮妙蘭是一家酒店的老板,她91歲的父親是廣東人?!熬频甑目腿司懦啥际侵袊慰?,學會漢語太有必要了?!碧崞鹱约航?jīng)營的酒店,她用不太熟練的中文夾雜著泰語說,“小時候?qū)W過漢語,很喜歡,但太久不說就忘記了。如今有中國老師來教,一定要重新?lián)炱饾h語?!?/p>

  合作辦學譜新篇

  對于馮妙蘭這樣的酒店經(jīng)營者來說,學會漢語無疑找到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就學習漢語而言,與像她這樣“迫切型”的學生相比,甲米中小學或其他學校的學生是否會“不緊不慢”?

  甲米府的官員和民眾可不這樣認為,他們的眼光放得更長遠。“甲米所有學校全部開設(shè)了漢語課,學生的學習熱情都很高?!彼螢ⅰJ提古說,大家都意識到漢語的重要性,認為要從小就打好基礎(chǔ),跟學習母語一樣同步開展。

  8月25日下午,泰國甲米府阿瑪眾成公立中學的一間教室里,不斷傳出歡快的笑聲。這是一堂漢語課,內(nèi)容是十二生肖,來自百色學院的實習老師使用“我來比你來猜”的游戲模式開展教學,寓教于樂,學生興趣盎然。

  在一墻之隔的另一間教室,中國老師則在教大家剪窗花。正是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完成了漢語教學和中國文化傳播。

  宋雪是泰籍漢語教師,曾在北京師范大學進修過一年漢語,“我很喜歡漢字,寫起來就像畫畫一樣。”從中國學成歸來后,她成了甲米為數(shù)不多的幾名本土漢語教師,現(xiàn)在教初一到初三的漢語,一人要面對300多名學生。巨大的工作量讓她有點吃不消,她迫切希望有更多的漢語教師來分擔。

  甲米的學校中,還有比宋雪更渴求漢語教師的人,甲米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副校長素添·通帕叻就是其中一個。作為當?shù)匚ㄒ坏穆殬I(yè)技術(shù)學院,他們開設(shè)了中文、文秘、酒店旅游管理等多個跟漢語直接有關(guān)的專業(yè)。然而,正式的漢語教師僅有1名。

  嚴峻的形勢促使甲米府與百色學院的合作走向更深的層次。2015年8月,雙方合作創(chuàng)建了漢語言文化中心。中心要挑的重擔很多,如提供漢語教學資源、培訓泰國本土漢語教師、開展包括壯泰文化交流在內(nèi)的中泰教育文化交流活動、開展學歷教育等。

  漢語言文化中心百色學院方負責人鄒琭琭表示,將繼續(xù)借助自身獨特的文化和區(qū)位優(yōu)勢,積極探索,以中心為紐帶,進一步帶動學校與泰國南部深化合作,輻射泰國周邊國家和地區(qū),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對外交往之路,為廣西教育走出去、服務(wù)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貢獻力量。

  紐帶的作用已經(jīng)凸顯。今年4月,百色市政府與甲米府簽訂了發(fā)展國際友好城市關(guān)系意向書,雙方將在經(jīng)貿(mào)、農(nóng)業(yè)、文化、教育、旅游等領(lǐng)域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實現(xiàn)互利共贏。(本報記者 趙勁松)

【編輯:楊凱淇】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