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室成為留學生的漢語之家


教室是留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無論國內國外,漢語教室一般有兩種:固定班級的固定教室、不固定班級的漢語教室。也就是說,有的漢語教室是專用的,有的是與其他課程共用的。無論何種情況,把漢語教室布置得實用有趣且讓學生有親切感,是漢語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
從我的教學實踐來看,為留學生布置漢語教室可以有以下幾種形式。
將漢語教室布置成中國文化展臺。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近幾年創(chuàng)建“中國文化教室”,這些教室不固定給某一個班級使用?!拔幕淌摇卑ā肮糯魇摇薄皹菲骷坝螒蚴摇薄傲魧W生書畫作品展室”“中醫(yī)與針灸展室”“中國節(jié)展室”等。展品都是實物,墻上掛著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和五顏六色的京劇臉譜,桌上擺著人體經(jīng)脈穴位模型以及圍棋、象棋、五子棋等,能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感。
將漢語教室布置成親情交流平臺。這些教室通常是某個班級固定使用的,在國內外并不少見。班級聚會的照片、語言實踐等集體活動的照片、學生課堂發(fā)言照片,甚至留學生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教室布置工作一般由學生自己設計和完成,使人一進入教室,便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
將教室布置成學業(yè)展示臺。學生的作業(yè)、作文、書畫、剪紙、繪畫等手工作品、圣誕節(jié)賀卡等,學生們學習的成果一覽無余。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不僅是對學生的鼓勵,而且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積累下來,教室展示墻如同沙灘,留下學生們的“腳印”,記錄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和成長。需要注意的是,展示墻要盡量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展示不同學生不同方面取得的點滴進步。
讓教室成為課堂學習延伸地帶。美國加州圣地亞哥河景小學的沉浸式漢語教學班的教室就很有特色。學生學了“爸爸、媽媽、奶奶”等詞,墻上掛漢語親屬關系圖;學過“紅、綠、黃”,墻上掛顏色詞卡及對應的圖片;學過“新年、圣誕節(jié)、元旦”,墻上掛中外主要節(jié)日的名稱。此外,還可以掛交通運輸工具圖、水果名稱圖、蔬菜名稱圖……總之,讓漢語學習貫徹課堂內外,而不僅僅是課堂上的45分鐘。
讓教室成為小型圖書館。有條件的話,讓漢語教室兼具圖書館功能。留學生尤其是海外留學生很難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漢語書籍?!靶⌒h語圖書館”可以滿足學生課外自學漢語的需求,也可以通過閱讀競賽之類的活動激發(fā)學生漢語學習的興趣。
其實,作為對外漢語教師來說,布置什么樣的漢語教室并沒有固定模式。只要符合學生的年齡、需要、喜好,體現(xiàn)教師、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即可??傊痪湓?,學生們喜歡就好!(董淑慧: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漢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