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中國學者于丹新加坡演講:學華文應注重趣味感

2016年09月26日 14:41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于丹針對教育課題與觀眾交流。(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
于丹針對教育課題與觀眾交流。(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 周柏榮攝)
講座現(xiàn)場(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 周柏榮攝)

  中國僑網(wǎng)9月26日電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24日,中國學者于丹,在《名人演講系列》中說,孩子都有游戲的天性,培養(yǎng)孩子對華語的興趣要先喚起趣味感。象形的漢字蘊含著中華文化的奧妙與趣味,家長和教師應先在華文中獲得樂趣,與孩子一起討論應用,讓華語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該講座配合第37屆講華語運動,在華僑中學舉行,共有超過1100名教育工作者與家長等出席。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以她的作品《字解人生》為題,深入淺出地解讀漢字的意義,并分享一些教育點子,提升孩子學習華文的興趣。例如,以提問方式讓孩子說出能以手腳進行的任務,帶出提手旁、足字旁部首;運用字謎、對子、詩詞等讓孩子發(fā)掘語文的妙趣。

  “孩子都是有游戲的天性,讓他們從母語中得到樂趣,把它當一個游戲去親近。母語就像自己的民族飲食,只要愛上它,他就會自己去尋找它的過程,尋找它的樂趣……久而久之,華語就會變成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只是一個學習內(nèi)容?!?/p>

  她也建議,即便本地家長認為自己的文學積累不足,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書和學習,關鍵是讓孩子參與互動和討論,利用日常生活的事物與孩子對話游戲。“學習不能變成枯燥的事情”。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她說,所謂“三流的媽媽做保姆,二流的媽媽做教練,一流的媽媽做榜樣”,家長喜歡詩歌,喜歡讀書,孩子自然會受耳濡目染的影響。家長的角色是學校無法替代的。

  與會者約一半是教育工作者,于丹應一名教師的要求贈予激勵良言時提到,華文教育工作者不能僅僅把工作當作一份職業(yè),要熱愛華文這片鄉(xiāng)土。

  “只有自己先在華文中有深深的滋養(yǎng),有認同感與享受的快樂,才可能把知識傳遞給學生。如果它僅僅是一份職業(yè),認同感不那么強時,你是沒有辦法完成這個傳遞的工作?!?/p>

  活動主賓教育部兼貿(mào)工部政務次長劉燕玲指出,推廣華語理事會今年首次加入名人演講系列活動的主辦者行列,與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和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聯(lián)辦這個系列講座,讓更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能從專家分享中獲得新啟發(fā)。

  格致小學教師張芳認為,講座讓她獲益匪淺?!澳苈犛诘そ淌谘葜v非常難得,這是一場文化素養(yǎng)高的講座,聽她談文學和文字,感覺像回到念文學的時期,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參加類似講座。”(胡潔梅)

【編輯:羅丹】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