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吉爾吉斯斯坦興起漢語熱 因?qū)W漢語能帶來高收入

2016年10月14日 11:28   來源:西部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陜西書法家何炳武在吉爾吉斯斯坦教授當?shù)卮髮W生中國書法。
陜西書法家何炳武在吉爾吉斯斯坦教授當?shù)卮髮W生中國書法。

  西部網(wǎng)訊(記者 敬澤昊) 多年前,S.H.E組合演唱的《中國話》流行于中國,“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也越來越國際化”。當時也就是唱唱而已,恐怕也沒有人會把這句歌詞當真。

  西部網(wǎng)記者隨絲綢之路品牌萬里行車隊自從10月8日從中國進進入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在吉爾吉斯斯坦5天的行程中,才切身感受到了當年哼唱的這句歌詞竟然一語成真。

  難以想象,當車隊在路上遇到吉爾吉斯斯坦人時,對方會友善地用一句“你好”來致以問候;難以想象,在吉爾吉斯斯坦,很多時候使用漢語便可以進行交流。更難以想象,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對于中國是那么的向往,這也是他們努力學習漢語的動力。

  留學中國慢慢成為主流

  一路陪同車隊的吉爾吉斯斯坦翻譯小周,在幫著大家辦理好相關(guān)相關(guān)手續(xù)后,和所有人握手、擁抱。他是東干人,之前在西安呆過五年,那段日子至今讓他難忘,所以見到來自自己留學地的朋友心里非常高興。

  比起族里的長輩,他掌握了更多的漢語現(xiàn)代詞匯,并且聽得懂普通話,這也保證了他能夠和車隊成員們順暢交流。與采訪對象溝通協(xié)調(diào),充當向?qū)Ш头g,甚至在買東西時幫忙砍價,小周的存在也保證了車隊在吉爾吉斯斯坦期間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小周去中國留學的時候,去歐美、甚至俄羅斯留學才是吉爾吉斯斯坦的主流。他選擇中國是因為從媒體上看到了中國發(fā)展的潛力,到那里同樣能學到很多吉爾吉斯斯坦沒有的東西,對于自己今后的發(fā)展有好處。況且中國就是鄰國,又提供各種各樣的獎學金,相對而言成本也降低了許多。

  現(xiàn)在看來,小周當初的選擇,無疑是非常明智的。隨著這些年來吉爾吉斯斯坦投資的中國人急速增加,像小周這樣的翻譯就變的非常搶手,傭金也跟著水漲船高。同時,像小周一樣選擇留學中國的吉爾吉斯斯坦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慢慢成為主流。

  學好漢語能掙到更多錢

  奧什扼守費爾干納盆地南部入口,是吉爾吉斯斯坦的邊境重鎮(zhèn),兩頭連接著中國和中亞人口最緊密的盆地,所以這些年進軍中亞的許多企業(yè),都把發(fā)展的目光聚焦到了這里。不僅僅是充當中文翻譯,到中資企業(yè)就業(yè),從事兩國貿(mào)易,在如今都是當?shù)厝撕懿诲e的選擇。

  “因為學好漢語能掙到更多錢,這也是吉爾吉斯斯坦如今能夠掀起漢語熱的最重要原因。”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國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劉偉乾說,他說自己學院的一個學生,假期給中資企業(yè)做翻譯,一個月就掙了500美元,而300美元在當?shù)匾呀?jīng)算是高收入了。

  奧什雖然發(fā)展和開放程度比不了首都比什凱克,但這里人學中文的熱情卻不輸于那里。劉偉乾說,3年前孔子學院入駐這里的時候,因為文化上的保守,這里的人對于學習漢語的熱情并不高。

  如今,在奧什孔子學院學習的當?shù)卮髮W生就增加至350人,新開設(shè)的高中班,也吸引了230名當?shù)貙W生就讀。而發(fā)生變化的這三年,剛好也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推進程度相吻合。

  “國之交在民相通,所以民心相通成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文化交往,來加深吉爾吉斯斯坦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從而推動兩國人民心心相通,是我們孔子學院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劉偉乾說,所以在課程設(shè)置上,除了教授中文之外,還加開了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關(guān)的課程,比如武術(shù)、書法、繪畫等,在奧什當?shù)匾采钍軞g迎。

  書法家吉國教授中國書法

  10月11日在比什凱克,隨絲綢之路品牌萬里行車隊來到吉爾吉斯斯坦的陜西書法家何炳武,給吉爾吉斯斯坦民族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中國書法藝術(shù)課。

  何炳武從事書法理論研究多年,在這堂書法課上,他著重對書法理論進行講解,從書法切入,進一步引出中國傳統(tǒng)哲學、繪畫技法、音樂舞蹈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素,受到了學員們的歡迎。

  “下面的吉爾吉斯斯坦學生看到我課件里的孔子像后,跟中國小孩看到明星一樣,不由自主的喊‘孔子孔子’?!焙伪湔f,在他看來,這個小小的細節(jié)說明中國文化已經(jīng)逐漸深入到吉爾吉斯斯坦年青一代的心中。很多當?shù)卮髮W生來學習中文,不單單是為了掙更多的錢,其實還是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

  何炳武說,有好幾個學生和他交流,都說自己本科畢業(yè)后想去中國留學,這和幾十年前中國人學習英語日語的心態(tài)完全一樣。這種變化源于綜合國力的提高,讓中國文化的魅力散發(fā)出來,吸引外國人主動來了解探尋。而這種文化交流又反過來促進經(jīng)貿(mào)發(fā)展,最終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

【編輯:羅丹】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